前进农场:科技加持 “稻路”宽广

□魏长凯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斌

夏管时节,在前进农场有限公司广袤的田间里,80余万亩水稻茁壮成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今年,公司以建设科技、绿色、质量和品牌“四个农业”为抓手,充分发挥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优势,激动能、亮名片、促增收、开新局,绘就出一幅幅现代农业崭新画卷。

“科技农业”激活发展新动能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来,公司坚持向科技创新要产量、要品质、要效益,严格落实“农时、标准、科技、服务、环境”五项常规工作,重点应用推广智能双氧催芽技术、叠盘暗室、钵育摆栽、“一密两早”、蟹稻共作等15项农艺措施,推广“最适”种植模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的生产模式。目前,农业机械保有量达3.8万台件,总动力达34.7万千瓦。

今年,公司大力发展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开发推广“智农”APP智慧农业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数字农服管控全覆盖。以无人化农场建设为契机,重点推广应用卫星导航、智能控制、精准变量施肥施药和无人驾驶等智能农机技术,在节约人力、节省成本、提高标准上实现了新发展。

“绿色农业”擦亮生态新名片

近年来,公司借助辖区生物质电厂、炭基肥厂优势,农业“三减”示范面积、应用有机肥替代化肥面积已突破60万亩,秸秆全量还田78%以上,综合利用达100%,年可节肥2500吨,节本750万元,农药用量减少10%,真正实现了绿色生产全覆盖。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通过实施工程节水、生态净水、技术管水、自动控水,打造数字灌区示范区,促进地表水代替地下水,公司60余万亩良田饮上了天然江水,年置换地下水2亿立方米,进一步擦亮了“龙江碧水东流进,润育万顷稻花香”的生态品牌名片。

“质量农业”拓宽增收新道路

公司打造了亚洲最大的粮食储备库群,总仓容达298万吨,年加工大米能力达72万吨。大力实施“双控一服务”,生产前端,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专业化服务,种肥直供率突破100%。生产后端,主动加强与辖区龙头企业、外部诚信企业和集团直属企业合作,目前,完成粮食统营24.69万吨,统营率达到58.59%。

同时,公司因地制宜推进规模化格田代替一般格田改造,形成了“一路贯中,两侧为田,格田30亩,四周围渠”的“1234”标准化格田改造模式,亩综合节本增效达150元,完成了由“粮田”到“良田”的华丽转身。

“品牌农业”开创营销新局面

“前进农场有限公司有着黑土富集、江水灌溉、绿色有机、天然富硒、生态优良的资源环境优势,欢迎广大网友朋友订购我们公司的绿色优质大米”,近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建军化身“网络主播”,向全国网友推介品牌大米,直播间氛围高涨、精彩纷呈、反响热烈,引发众多粉丝围观。

今年以来,公司以直播带货为切入点,以开展“我在三江有亩田”活动为契机,大力营造以种植优质特色水稻为荣,以市场销售为荣,以少卖粮多卖米为荣的“三荣”理念,形成了“品牌营销、网上营销、实体营销、展会营销”四个营销模式,垦区首家“京东农场”落地前进农场,“军稻香”稻米广告入选央视《乡村振兴专列》,亮相北京地铁一号线。

今后,公司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崇高使命,在绘就“稻路”新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