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樱桃。
樱桃熟了。
□于博
夏日,热风辣辣地吹来,望奎县的田野一片葱绿。葱绿的田野,恰似一个青年,披着绿色的头发,在光阴里行走,器宇轩昂,意气风发。那绿,滋润着人的双眸,浸润着人的心扉。那绿,让人心醉,让人意乱情迷。
葱绿的田野尽是玉米、大豆、水稻,间或有谷子、马铃薯,放眼望去,无论是什么庄稼,在六月里呈现的都是绿色。然而,莲花镇后三村1.3万亩庄稼地里,却突兀地出现了一片红色,像盛开在无边绿叶里的红花,分外耀眼。这一片红色是樱桃。
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后三村上空一片瓦蓝,但不知什么时候就突然长出一片云彩,瞬间就淋下雨来,像蓝天垂下的珠帘,像写给大地的诗行。这个时节,地里的农活已经完事了,正是农闲季节。但后三村例外,无论阴晴,人们都欣喜地游走在无边的绿色里,没入那一片樱桃的红色里。
后三村的村民在樱桃园里采摘着果实,装成箱,发往外地。有的村民在樱桃园旁边的公路上支起伞,叫卖着樱桃。有不少附近乡镇、县城的人,专为品味采摘的快乐而来。他们或银发婆娑,或青春年少,他们呼朋引伴,或偕妻带子,个个兴奋异常,其乐融融。树上的樱桃红红的、红里透着黑,如珠似玉,在绿叶间放着光彩。
因为樱桃,让后三这个普通的村子一下子变得了不起;因为樱桃,后三村一下子甩掉了贫穷的帽子;因为樱桃,人们领略了现代农业的无穷魅力;因为樱桃,村民们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激情与热爱!
小时候,我们这儿几乎家家园子里都种着樱桃。樱桃是北方最早成熟的水果,素以“春果第一枝”而闻名。樱桃确实聪明,不与其它果木为伍,先行争春绽放,填补寒暖之隙的“果荒”,尤为惹人怜爱。一丛丛绿枝蓬勃,一夜春风,一颗颗绿宝石变成红玛瑙,红红的小果实就张扬着挂满了枝头,像一串串待燃的鞭炮。樱桃的果实酸酸甜甜的,极大刺激着我们饥渴的味蕾。樱桃也成了邻居间彼此相互馈赠的礼物,成为沟通感情的媒介。熟透的樱桃落地,来年就钻出许多嫩芽。可见樱桃具有超强的生命力。
过去的樱桃只灿烂在春季,春去樱桃落,故唐后主李煜感叹“樱桃落尽春归去”。现在,樱桃的品种很多,有上百种,大多在夏季产果,果实也大得多,确如珠玉相仿。那时我们只感谢樱桃的口福之恩,没有想到有朝一日樱桃会成为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后三村是黑龙江省望奎县莲花镇唯一的满族村,也是一个贫困村。党的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后三村党总支寻找能够让村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几经搜寻,把靠经营樱桃致富的李金山请到后三村,投资300万元,流转土地100亩,建起大棚4栋,栽种美早樱桃,随后又引进大客户,并且采取招商入股等办法,发动村民带动亲朋好友入股或投资,一下子建起大棚50栋,1850棵樱桃迎风怒放。全村68户贫困户全部和樱桃大棚挂钩,为大棚做管理工作。真是农民当上合同工,致富路上向前冲;贫困户天天有收入,脱贫致富迈大步!
后三村发展以樱桃为主的多种特色种植,现在集体积累达到77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0元,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人们说,五十栋大棚就如同船队,那一排排樱桃树就如同划船的桨,党的扶贫政策指引着前进的航向,后三村驶向了文明富裕的港湾。
盛夏时节,我来到后三村的樱桃林,全身立刻被淡淡的香气浸润着。眼前的樱桃树风姿绰约,如透着青春气息的美少女,热情洒脱,如雪的繁花已然落尽,片片绿叶却翠绿如新,枝叶间,樱桃亮如珍珠玛瑙,晶莹剔透,玲珑可爱。我吸下鼻翼,甜甜的香气钻进我的肺腑,像撩人的小手,把一切污秽揩得干干净净,我通体透彻,人也一下子清爽了许多。
樱桃,别名车厘子、荆桃、樱珠等。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血红素,具有超强的美容养颜功效,兼具平肝益脾、调气活血之功效。是世界上公认的VC之王和“生命之果”。这里的樱桃不用农药,露水已经把它洗干净了,只管吃,保证绿色,有营养。我摘下一颗樱桃放进嘴里,牙齿翕动,清香溢出,甘甜如怡。果肉柔软地进入到食道和胃里,带给人无限享受。硬硬的果核儿舍不得吐掉,就在津液的包裹下在嘴里打转儿,连同它一起打转儿的还有无限思绪和遐想。
宋代诗人强几圣曾作诗赞樱桃“人说樱桃美,谁知味特殊”,又说樱桃“血滴春鹃泪,胎含火齐珠。透肌胜琥珀,爽口剧醍醐”从色、形、味对樱桃大加溢美,甚至断言“园林千百品,甘处后尘无”!确实,历代文人包括李白、苏轼这样的文豪对樱桃都大加赞赏,不吝赞誉。南宋词人蒋捷因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被誉为“樱桃进士”。就连坐拥万里山河的帝王也对樱桃情有独钟,后梁宣帝曾作《樱桃赋》,大名鼎鼎的唐太宗也高兴地夸赞樱桃“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历史上樱桃确实曾被列为“贡果”,身价倍增,是不轻易入寻常百姓之家的。
关于樱桃的趣事只想起一个,竟和乱臣贼子——唐安史之乱的史思明有关。史思明突厥人,少有文化,叛乱后在范阳称帝,建国大燕,封其子史朝义为怀王,周贽为相。一日,史思明在大殿与群臣吃樱桃,来了诗性,写下“樱桃子,半赤半已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贽”的诗,并请大臣提意见。有位耿直者以押韵为由建议后两句调换位置,史思明勃然大怒,曰其子贵为王胄,岂能居于周贽之下?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骚客,谁也没有想到历史发展到今天,勤劳的人民赋予了樱桃新的内涵。樱桃树如笔,描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的明天;串串樱桃如盏盏灯笼,照亮新时期的农民向着幸福美好的明天阔步前行!
一声汽笛,把我从樱桃的世界里带回现实。但见一辆汽车停下,一个村民从驾驶室跳下来,大伙兴高采烈地装车。一箱箱樱桃装上车,驶出樱桃园,沿着四望公路一拐,不远处就是黑哈公路。后三村的樱桃就由这条公路大动脉输送到大连、北京等地,成为市民争先品尝的时令水果,鼓起了后三村农民的腰包,成为小村脱贫攻坚战中最大的功臣。
我站在樱桃树下,眼前是一片樱桃绽放的红色,那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中绘制的美好生活的绚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