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完秧后种上蔬菜花卉 大棚很“忙”

□刘沬含 本报记者 王白石 王宗华

绥滨县经过不懈努力、不断尝试,在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解决了大量水稻育秧大棚有效利用2个月就变成“闲置棚”的问题。2022年,全县49个水稻集中育秧小区4043栋大棚3229亩耕地实现了二次利用。

培养能人,带动一方。采取“能人+农户”的模式实现互利共赢,绥滨县编制了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技术指导意见,县乡组成技术服务指导组,从思想发动、技术指导、能人培养、典型带动、宣传引领着手,努力让秧棚利用“火”起来、利用率“提”上来。全县培育了多名能人,他们将现有的棚地资源合理有序地流转,用来种植西瓜、香瓜、蔬菜、花卉、红小豆等周期短、效益高的特色经济作物,既解决了稻农在管理过程中的时间冲突,又带动全县形成了育秧大棚二次利用多类作物种植、特色作物开发的良好格局。

发展合作,规模经营。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互利共赢。全县组建各类果蔬合作社3个,合作社在不断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绥滨镇吉珍村的“白丫果蔬合作社”,利用本村闲置的45栋水稻育秧大棚种植牛角椒。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让大棚巧赚二茬钱,还带动了村里和周边村屯30多名贫困群众来这里务工,每人平均每年收入能达到6000元以上,解决了困难农民务工难问题。同时,合作社无偿提供种植技术,让村民自己种植辣椒,他们来收购,这样就能够带着全村老百姓共同致富。目前,合作社蔬菜年产量在30万斤左右,销往周边农贸市场以及双鸭山福利屯等地,年收入30万元左右。

企业带动,链条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实现互利共赢。绥滨镇庆连村有81栋超级育秧大棚,栽种了白菜、豆角、萝卜、辣椒等菜品。为实现既保存蔬菜又增加菜品附加值的目标,2021年,庆连村建设了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的酱菜厂,当年投入生产。一棵5至6斤的大白菜售卖价格为两三元钱,而腌渍成酸菜后一斤就可以达到2.5元。目前,酱菜厂生产的酸菜、萝卜干咸菜、酱土豆、辣酱、农家酱等20多个系列菜品已经通过订单的方式陆续在县内各大超市、食品店售卖,已链接帮扶户15人。今年计划腌渍酸菜10吨,打造出了一条产加销“富民产业链”。

绥滨县通过推进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既提高了大棚的经济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也全面提升了蔬菜生产能力,保障了有效供给。预计今年平均每栋大棚可实现产值1万元左右,全县通过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可增加农业产值4000多万元,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次利用的大棚种植的蔬菜。

刘沬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