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离我们有多远

游寿书法作品被制成数字藏品。

平台发行的天舟数字飞船藏品。

□文/摄 本报记者 李涛

在我国数字经济浪潮中,数字藏品正悄然形成一股热潮。当前我省数字经济产业在多元政策赋能下,正乘风起航,数字藏品到底是什么?它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意义何在?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

数字藏品 就在身边

哈尔滨市收藏家金辉开了一个画廊,不久前,他收藏的我省著名书法家游寿先生的书法作品被制成了数字藏品,并在相关平台上发布。金辉说,这个藏品一共是20份,每份卖价是199元,已经卖了三份。每卖一份,平台就会给藏家进行结算。据了解,近年来,数字藏品在90后、00后群体中颇为流行。“现在主要是年轻人喜欢的动漫类数字藏品卖的比较好,有的甚至能卖出几十万份,传统的东西还不太好卖。”金辉说。

所谓数字藏品,即NFT在国内的称呼。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简称,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又被称作“非同质化代币”,有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等形式。从全球数字藏品行业交易额来看,增长趋势突飞猛进。比如北京冬奥的冰墩墩等吉祥物便带火了数字藏品,国际奥委会官方授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在某平台发售,总数为500个,每个99美元,交易市场上转售的价格暴涨,曾出现1888美元的成交价格。

数字藏品 监管加强

日前,记者在手机“应用市场”上搜索“数字藏品”,发现有十多个数字藏品的APP可以下载。记者下载了其中一个鲸探APP。在这里面发现有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名家的书画数字藏品等,标价从8元到29元不等。多数都是限量为八千份到一万份。记者发现,其中一个天舟数字飞船的数字藏品,限量1万份,标价25元,已全部售罄。

之前数字藏品的疯狂炒作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监管力度一直在加强。去年10月,由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牵头,多家单位共同发布《数字文创行业自律公约》,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数字文创作品价格恶意炒作,防范投机炒作和金融化风险。有关专家提出,数字藏品要获得持续的发展,需要合规的产业运作和完善的监管机制,防止技术的滥用沦为违法犯罪的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健康的数字藏品交易市场。

数字藏品 未来可期

哈尔滨茂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理蔡宝明,是一家数字藏品工作室负责人。去年6月,南方的朋友涉猎数字藏品领域,想让他帮忙介绍几位做动漫原创的作者,他才第一次听说数字藏品,开始有意识地关注。目前,他帮人代理了十几个数字藏品产品。他认为,在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中,数字藏品大有可为。比如可以把冰雪大世界做成一个数字藏品,既可以把它当门票进行销售,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件收藏品。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目前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大概在180亿美元,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820亿美元的规模。这种重量级的市场吸引了大批机构跑步入场。

涉猎此行业的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祖希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认为数字藏品的未来和数字经济是紧密相连的,目前政策导向是引导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未来元宇宙必然成为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数字藏品未来可期。“未来,数字藏品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功能,这也是各行业争先恐后布局数字藏品产业的原因。”李祖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