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铁道兵丰碑》 木版油印 张士勤

□张林

老兵随家人从吉林来黑龙江才七八岁。因为家贫,一天学没上,后来会那几个字都是在部队学的。他12岁就给地主放猪、背柴,因为背不动柴,没少挨踢。

老兵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他都参加过;抗美援朝时,老兵在第39军116师348团警卫营二连任班长、副排长。参加完抗美援朝,老兵在辽宁驻军的3年间,被提升为副营级干部。在三岔河铁路局工作不足两个月,老兵就主动要求复原回乡,先后被安排在永利大队猪场当场长、永利二队当大队长和文化乡电业站当站长。

当兵的经历,是老兵最为骄傲的历史。小时候,没少听老兵讲他在战争年代九死一生的经历。这使我的童年如春天的田野,青翠茁壮而绚丽多彩。三大战役的炮声,常搅得老兵难以入眠,总能见到他半夜醒来,合衣坐起,倚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呆呆地陷入回忆;三八线的枪声,又常让老兵在洒满晚霞的乡间小路上,踽踽独行,静静地沉入遐想。古稀之年的老兵,缓慢的步子,微驼的腰板,花白的鬓发,哪一点儿能让人相信:他,曾经是一位穿行于炮火硝烟中,浴血杀敌屡立战功的老兵呢?

和老兵同是老兵的,老兵所在的乡里也有几位,他常骑自行车去看他们。他们到一块儿就会共同回忆当年的战斗情景。聊着聊着,他们虽然有时会黯然伤神,但更多的时候是开怀大笑。聊到某一次战斗时,他们还会评价这次战斗在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甚至还会褒贬中外战争史上的指挥者。

平时,老兵不吸烟,不打麻将,也不胜酒力。他爱锻炼,更爱劳动,生活简朴而有规律。每年“八·一”前后或者旧历年底,他都会接受当地新闻媒体的采访,还会接受中小学校长的热情邀请,去给中小学生讲他当兵的烽火岁月。

老兵作战英勇,功勋卓著。各种解放纪念奖章、立功奖章包括那些立功证书、立功喜报,都是老兵在战火中用热血铸就的光荣历史。一个人在屋的时候,老兵会打开他的小木箱子,小心翼翼地拿出里三层外三层包着的勋章,逐一端详,间或还会闻一闻上面残留的硝烟气息。端详久了,也会有几滴老泪滑落面颊。

逢年过节,晚辈们去家看望老兵。在亲人们围坐的餐桌旁,老兵常会借着一二两酒劲儿,抖动筷子,说:“当年在战场上,卧雪爬冰,一把炒面,一把积雪,就想到一定会有幸福的今天!”说罢,会哈哈大笑,震得饭桌直颤!

80多岁的老兵,骑不了自行车了,居然买了一辆电三轮代步。84岁那年秋天,老兵突然吃啥也不消化了,甚至在腹部还鼓起一个硬包。亲人把他送到医院检查,已是胃癌晚期,医生告知:只能输液缓解疼痛。医院里,老兵已骨瘦如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可当电视里传出炮弹的呼啸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时,老兵令人惊讶地直起了身子,两眼炯炯放光,像打了两道利闪。

那年二月初四四时整,85岁的老兵走到了生命尽头,像一片落叶。临终前,叮嘱他的后辈们:那些奖章和立功证书都是他在战争年代拿命换来的,千万要保管好,要一代代地传下去。然后,他微笑着合上了双眼。

这位老兵,就是我的父亲。想到父亲,我突然想起一位二战名将说过的一句话:“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