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实生活的纠缠

读散文集《镜中颜尚朱》

《镜中颜尚朱》/塞壬/译林出版社/2021年11月

□芒琪

她获了很多次的大奖,但对于我这个不是文学圈里的人来说,塞壬是一个陌生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处看到一本散文合集《我认出了风暴》,在这本散文集中,可是真巧,随手一翻就翻到了她,文章的标题记不住了,是以跑步开头,最后以跑步结尾的一篇散文,几乎看得我掉下泪来。我记住了这个名字。

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塞壬,原名黄红艳,现居东莞长安。已出版散文集四部。获人民文学奖(2008年、2011年)、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新人奖、百花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散文提名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冰心散文奖、三毛散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现主要从事散文创作,认为散文是表达自我的文本,是发现自我、发现世界的文本,是确立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文本。散文表达“我”,也就是表达众生。

因人找书,在网上,我特意买了塞壬的散文集,《镜中颜尚朱》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本作者散文集。我觉得《镜中颜尚朱》延续了为无名者立传,书写那些沉甸甸灵魂的一贯笔触。

本书是塞壬的回望之作,行至中年,许多人事涌上心头。从二十七岁离开家乡,奔徙在千里之外的温暖南国,这一路上,有太多难忘的经历。她的笔下有年轻时的父亲,将生命献给楚剧《悲迓》的表姐,有钢铁厂里倔强又坚韧的友人,也有大厂里流水线上的打工者,还有即将消失的驯鸟人……这些人并不会出现在时代的镁光灯下,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粗砺真实的生活,可以看到他们沉甸甸的灵魂在塞壬笔下熠熠生辉。

同时,这是一本乡村与城市的两地书,与时代共振的写作。

塞壬的故乡在湖北黄石的西塞,早年间她目睹了工业化进程下的山乡巨变,世代是农人的乡亲都步入工厂成为工人,同时拥有了城市户口;来到广东之后,她辗转多地,从事过多种职业,也看到了产业升级之下,一茬茬打工者人来了又走。在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里,塞壬顾念着走得慢的那些人,即将消失的事,要为他们的存在留一点点印记。星星点点间,却也留下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痕迹。

“野蛮生长”的散文家,中国散文界的一颗钻石。自二十七岁离开故乡湖北西塞,塞壬在广东各地辗转漂泊。一路上她寻找着故乡之外的栖息地。行至中年,塞壬早已在东莞落脚,回望来时路——

初次离家,落脚异乡的不安、狼狈;再次回到家乡的兴奋与局促;与父亲的往事;表姐与“悲迓”交织在一起的命运;拜访即将消失的驯鸟人……这一路上,“我”仿佛历遍了千万个人生,所有的一切都与“我”有关。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曾经评价塞壬是中国散文界的一颗钻石。塞壬是一位“野蛮生长”的作家,她的写作是一种自发行为,因为有想说的话,有想抒发的情感。从早期的工人,到后来的报社记者、编辑、业务经理等,塞壬非专业的背景与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她距离生猛的现实生活更近,更能与笔下的人物共情,因而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写作特色。她的写作与“我”息息相关,她与笔下的每一个人共生息。正如她的自述“我即众生”“所有的一切都与我有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认为,塞壬的文字中有一种挣扎——即使卑微即使低贱,生活依然遮不住人向上的光。在她的写作中,光明伴随着黑暗,但黑暗中也总有力量。这是像刺一样生长在我们时代的作家,她是让人不敢直视但又不得不直视的力量。

显然,塞壬的笔书写的对象是愿意指向普通小人物的,她也从不认为自己成名后就觉得高人一等,而且她很善于洞悉与肯定这些人物的美好善良,“我总是那么容易为人性中的美而感动,哪怕是卑微的,我都会没有任何偏见地,对这样的美表示由衷地赞美和敬畏,并对平凡的人生和苦难的命运满怀热爱和祝福,所有这些,我认为不是你如何先锋、叛逆、有多少学问、读了多少书、获了多少荣誉就能做到的。”所以,塞壬极其接地气的写作是饱含人性关怀成分的,而且读其散文有中外写实电影的观感,静水深流的叙述中镜头感十足,而且每个场景的切换是自如不突兀的。

读塞壬的这些系列散文几乎可以勾勒出她的生活轨迹图,包括心路历程,包括场景的转变。塞壬对自己在南方几年的工作与生活的写作几乎是白描式地呈现给读者,而且她经常毫不介意把自己的饮食起居写出来,里面当然有欢乐,但更多是辛酸、无奈、迷茫。塞壬活得真实,写得洒脱,那时,她孤身一人,工作的不稳定、住处的简陋、气候的不适应,让她处于难过中——“在一种未知的虚妄中,在一种绝对陌生的环境中,除了孤独,我还多了一份不安和一种隐约的恐慌。”

必须要明确的是,塞壬的这些文字固然是她的生活实录,却是带着她的体温甚至是鲜血的,那是在广东打拼多年的艺术提炼升华,固然可以归为“打工文学”“纪实文学”,却又那么令人感到惊叹与悲悯。沉默与坚硬一次次让她离开,四处漂泊,但这就是她的性格,也是她的宿命。同时,我们也坚信,塞壬的写作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坚守着这样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她不是不会风花雪月,而是她有自己的使命担当,她要通过个人的笔触,直接展示出一个时代的普通人生活状态,我们可以誉之为铁肩担道义,而对于她来说,她是发自本能地书写,唯此,就显得更加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