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亿年进化历程

读《王立铭进化论讲义》

《王立铭进化论讲义》\王立铭\新星出版社\2022年3月

□任真

1859年,生物进化的观念在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中正式成形。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作为科学理论的进化论本身一直在进化,进化论思想也在持续地“外溢”到人类思想的各个角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熟悉几个和进化论相关的概念,不少人还习惯于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但不得不说,进化论可能是被人们误解多、误用多的科学理论之一。

进化论的正知正见是什么?它的前沿发展又有哪些?更重要的是,作为非生物专业的读者,为什么也要了解进化论?

答案尽在这本讲义里。作者王立铭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抽取出一套简洁的公理体系,并用它穿越40亿年进化历程,呈现了生命起源、增长、适应环境和形成复杂组织的关键要素和完整过程。

让读者在许许多多的惊奇、死亡与新生中,领悟生命世界给予人类生存的启示。此外,读者还会在进化论的“外溢”,也就是它对商业、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深刻影响中,了解这套复杂系统的独特性,掌握进化思维,指导行为与决策。

40亿年生命进化史如何全景式呈现,可以用进化之眼重看世界……

在这里可以找到生物进化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生命应该遭遇过我们能设想和不能设想的所有类型的挑战;一代代生命前赴后继,进行了可能是天文数字的路径选择,也应该遍历了所有解决方案。从进化的方法论当中,我们可以找到眼下需要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找到通往未来的指路明灯和交通工具。

《三体》作者刘慈欣表示,这本书全面展示了生物进化论,对这个深刻影响人类思想的理论进行了严谨和深入的科学阐述。同时,作者用生动绚丽的笔触,描述了大量的生命进化的范例和场景,引人入胜。这40亿年的生命历程,是终极的传奇,其曲折与壮丽、宏伟与浪漫,让任何一首史诗相形见绌。这本书在让我们了解生命的亿万年演进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新看待自己,让我们知道人生中每天经历和感受的这一切,在本源上来源于何处。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系主任韩启德认为,这本书将达尔文学说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融会贯通,以富有趣味的问题为导向,抽丝剥茧、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进化论的内涵及其精髓。跟随作者的思路阅读此书,会是一场充满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思想练习。

作者王立铭是浙江大学教授,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生命科学50讲》等课程主理人、《巡山报告》专栏主笔,长期为公众追踪生命科学与现代医学的进展,著有《笑到后》《生命是什么》《上帝的手术刀》《吃货的生物学修养》等大众科学读物,作品曾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金签奖等图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