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芬 申晓腾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要完成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自觉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共同富裕的核心是通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进一步推动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具有基础性的经济结构支撑;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推动各项社会事业高质量、多样化发展;关键是优化分配制度和政策,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形成有利于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格局。
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富裕
现阶段,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不断惠及人民,关系群众衣食住行的物理生活空间逐渐充实,精神活动也有赖于借助一定的物质过程来实现,迫切需要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充分供给,以更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社会环境加以保障,从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将其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二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三要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牢牢占据意识形态斗争的制高点和最前沿。四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夯实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五要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需要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应该由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改革开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引领,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成长,开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战场,从而最终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
同时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提升生产能力,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扎实构建绿色生产生活,着力保障粮食安全,持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稳步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从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亿万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脚踏实地、逐步推进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现阶段,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因此,必须科学精准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耐心,扎扎实实逐事做好、逐步提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共同富裕。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奋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砥砺奋进的生动局面;要在大干实干中创造崭新成就,在高质量发展中获得美好生活。这样,我们方可在神州大地汇聚起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