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江
□本报记者 吴玉玺
智慧无人农场是什么样的?农场里真的可以没有人吗?农场里的机器又该如何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介绍了智慧无人农场技术研究及未来展望。
“智慧无人农场是先进智能技术、工业技术和工程科技等技术的高度集成,实现农业全程高效无人化的最先进农业生产方式。”赵春江说,智慧无人农场的发展与智能化的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机械装备从机械化到数字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逐步发展成今天的智慧农业系统。
赵春江表示,在智慧无人农场发展过程中,农机自动导航、农机无人驾驶、卫星平地、变量施肥、精准播种、谷物测产等都离不开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是我国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技术,可以应用在农业生产的播种、施肥、打药等各个环节,黑龙江省是应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最多、最广泛、最成熟的地区之一。
农业生产离不开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是智慧无人农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春江介绍,无人驾驶拖拉机将实现无人驾驶出入库,可以在田间高精度无人作业,采用区域全覆盖路径规划方法,适用不同作业模式,提高作业面积。无人驾驶拖拉机具有雷达探测功能,识别障碍物自动停车,保证作业安全。
“目前,智慧无人农场处于‘少人’阶段,真正实现‘无人’还需要一步步实质推进,攻克技术难关。”对于我国智慧无人农场的未来发展,赵春江充满信心!未来我国将推动北斗导航、精准作业、农机物联网、5G为核心的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建成服务粮食主产区的“智慧农场”实体模型,促进农业生产管理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