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宇 孙铭阳 见习记者 杜清玉
让5G为传统矿业插上数字化翅膀。11日,2022世界5G大会分论坛之一——5G与智慧矿山论坛召开。论坛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举办,黑龙江龙煤集团协办。
“近几年,采矿行业一直在探索采用数字化技术改造工业环境,提升运行效率。我个人长期在煤炭生产一线,从事煤炭开采技术和工程管理、煤矿智能装备、智能掘进系统以及5G+智能矿山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今天在这场5G与智慧矿山论坛上,希望听取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们的演讲,近距离感受矿业这几年的巨大变化。”作为2022世界5G大会重要分论坛之一,11日,5G与智慧矿山论坛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召开,作为论坛的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金智新在一开场就表达了对论坛的期许。
论坛汇聚了国内外专家、院士、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装备制造商和智慧矿山应用企业,围绕矿业智能化与高质量发展、5G赋能矿业智慧化、智慧矿山与安全等议题进行探讨。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以《煤矿智能化技术发展方向》为主题进行演讲,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矿冶集团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发表主题演讲,共议煤矿智能化如何更好地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葛世荣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煤炭的开采和应用在逐步减少,这使煤炭产业结构发生变革,而智能化就是其中一个重大变革。我国煤矿和矿山开采实现智能化要靠5G和高性能通信做支撑,要实现“从有人开采到无人开采、固态燃烧变为气液利用、煤电流程变为清洁低碳、破坏环境变为生态重构”这四个环节,和智能化、高性能通信是分不开的。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陈豫蓉对此十分赞同,她说,5G赋能千行百业,尤其是在煤矿行业,可以使矿山智能化成为现实。
“矿山智能化主要包括:实现矿山生产区随时高质量实时通信、实现海量人员的环境和生产安全监控、实现矿山核心生产设备的远控和无人驾驶、实现网算一体,破除多网并存和数据孤岛、实现矿山环境状态实时采集等。”陈豫蓉说,为了助力矿区高效开采、安全生产,中国移动利用5G为矿山打造了26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5G从“能用”到“好用”。像5G+无人矿卡作业、5G+矿用机械远程控制、5G+无人机巡检、5G+井下车辆自动驾驶,这些应用场景可以实现井下少人化、无人化。
鸡西市作为老矿区,鸡西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孙成坤在论坛上说道,多年来,资源损耗大、采掘成本高、安全隐患多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炭产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如何破解难题?5G时代下的智慧矿山建设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通过大力推进5G技术在井下安防、风险预警、远程遥控、高精度实时定位等多场景的应用,为传统采矿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5G与智慧扩展融合,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智能煤矿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指导意见》《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等政策性文件。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强化数字赋能、设计赋能、创新赋能,用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传统产业。《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构筑煤炭资源城市数字化转型基地,这些都为5G与智慧矿山融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借论坛契机,黑龙江希望借助强大的“智囊团”,打开智慧矿山发展的新路子、新路径,为建设现代能源体系作出新贡献。
5G与智慧矿山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荆天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