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辣味十足的会商

□柏长生 董丽影 本报记者 张晓琳

“这部分没说透,比较空,要有事例和数据支撑!不能‘带盖摇’啊!”这是8日深夜,省委巡视办与省委巡视组颇有辣味的会商现场。

组办会商是现场巡视结束后,省委巡视组与省委巡视办就巡视报告进行商讨,是提高报告质量的重要一环。经过2个月左右的巡视,十三届省委第一轮巡视接近尾声,目前正在对15个省委巡视组33个地方和单位的报告进行组办会商。

“能过这一关不容易!政治画像不准、事实认定不清、意见建议针对性不强,就通不过会商。”这是参加组办会商巡视组成员的一致感受。

省委巡视办巡视联络处处长沈小平说:“巡视报告是巡视成果的集中体现和最主要载体,必须突出政治巡视,查找落实‘两个维护’方面的政治偏差,不较真儿不碰硬哪行!”针对会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模糊问题,巡视组马上拿出底稿进行认真核对。组与办之间,时而争论,时而一起商量如何表达更加准确,如何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责任。

“逐字逐句会商巡视报告,不是咬文嚼字,也不是故意为难人,报告质量事关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要求落实,关系到被巡视党组织‘政治体检’质量和‘开方治病’,马虎不得!每轮抽调纪检监察、组织、信访、审计等多个部门的骨干力量参加巡视,就是为了提高巡视质量,确保巡视利剑作用更加彰显,组办会商就是让利剑更加锋利。”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巡视办主任丁国怀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