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士纵论龙江大农业

钱前

杨维才

陈化兰

周卫

谯仕彦

任发政

□本报记者 吴玉玺

秋风送爽,稻谷飘香。15日,在黑龙江大农业投资交流会暨农业品牌发布会上,6名院士相聚龙江共话大农业,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带来了农业发展的新机遇。

会上,院士不但对我省多年来农业发展与成绩表示肯定,也为龙江农业的未来建言献策,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带来一份份中肯的建议。

一言一语总关情。从黑土地保护到增产增收,从种质资源到畜牧养殖,院士们的字字句句蕴含着对龙江农业发展的关注,并共同谋划出龙江农业最美好的蓝图。

“我对龙江农业发展充满了信心”“龙江的畜牧业大有可为”“相信黑龙江未来的农业品牌发展会越来越好。”讲至情深处,院士们对于龙江的期许和祝愿溢于言表。为了更好的明天,为了蓬勃的农业,院士们汇聚众智畅所欲言,让这秋高气爽的龙江大地,再次热情似火。

肯定成绩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拥有幅员辽阔的寒地黑土,在种质资源方面也具有很多优势,这些都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除了现有的一些经过研究、改良、推广种植的优质寒地品种外,还有无数具备潜力的寒地种质资源有待开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说。

“黑龙江省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极大丰富了我国种质资源种类,将助力我国寒地作物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和综合研究利用,对保护我国寒地作物种质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说。

“我省在产业基础、科技成果、人才队伍等各方面具备优势。建立畜禽种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与长效机制是我省未来的发展方向。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安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陈化兰说。

寄予厚望

致力于耕地培肥与高效施肥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建议:“要向种子要潜力,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如高淀粉的玉米品种、高油高蛋白的大豆品种;要向耕地要潜力,通过保护性耕作、种养结合、合理耕种等措施保护黑土地;要向规模经营要潜力,大力实行土地流转,把小农户经营转化为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建议:“我建议种养结合,绿色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把养殖的畜禽排污当作有机肥。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将农业副产物开发成蛋白饲料,为黑龙江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降本增效的有力支撑。”

长期从事乳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建议:“近年来,我国连续提出粮食安全发展战略、大食物观等理念,为黑龙江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最佳时机。要进一步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包括养殖、加工等各方面的科技创新。”

图片均由

本报记者 荆天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