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为宝清描“蓝”披“绿”

□马淑芬 本报记者 潘宏宇

臭气熏天的垃圾场、污染成墨的河水,通过综合施治变成了风光旖旎的公园;

废弃的矿坑通过生态治理,变成景色宜人的“翡翠湖”旅游度假区;

过度开垦的湿地经过退耕还湿、生态修复,打造成人鸟和谐共处的旅游天堂……

这一切化腐朽为神奇般的美丽“蝶变”,折射出的是宝清县践行“因势利导,变废为宝,因地制宜,化腐朽为神奇”的科学发展理念,依托湿地、森林、山水、农业、文化五大资源优势,与四大新经济有机结合,深度挖掘富有宝清特色的垦荒文化、知青文化和北大荒文化,将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打造成生态湿地、红色教育、北国冰雪、历史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以生态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全域全季旅游”新模式,龙江东部地区旅游热门城市和文旅康养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河湖治理 打造“生态经济廊道”

每到盛夏时节,宝清县天府景区的东湖公园水波潋滟、芳草如茵,挠力河两岸绿柳茂密,空气清新。谁能想到,如此世外桃源般迷人风景所在地,三年前却是一处垃圾场,穿境而过的挠力河受到了严重污染。

近年来,宝清县启动了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拳治理河道两侧“四乱”问题297件,查处非法采砂、围垦河道等违法案件32件,全县25家河道非法采砂场全部取缔,拆除行洪区畜禽养殖场7家;采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每年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700余万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了河道、水源、湿地的生态安全。

同时,宝清县积极多渠道争取资金,对挠力河、宝石河、七星河实施了全流域河道岸线生态和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历时三年的综合施治,县域15条河流水质显著改善,挠力河流域宝清段水质由Ⅳ类提高到Ⅲ类。

一城清水入画来,碧水清流润民心。宝清县因势利导全力打造挠力河、七星河、宝石河“三条生态经济廊道”,天府景区、鸟语湖公园、彩云岭民俗风景区等依河而建,河道两岸的垃圾场、采砂场、养殖场变成了美食广场、休闲广场、游乐场、停车场;东北三省唯一的水幕灯光秀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用璀璨光影点亮宝清夜经济,成为宝清及周边市民旅游观光、休闲打卡的热门景区。

变废为宝 新建公园景区美如画

翡翠湖矿坑森林公园位于宝清县城东30公里。俯瞰翡翠湖,椭圆形的湖面宛若一枚硕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峻岭之间。

翡翠湖公园前身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宝清县在推进矿山环境恢复的同时,通过植被恢复等生态治理方式,将因非法开采形成的满目疮痍的矿坑及周边区域,打造成了集野外露营、婚纱摄影、森林康养等功能导向于一体的新型郊野旅游度假目的地。

近年来,宝清县设计开发了翡翠湖矿坑森林公园、七一山人文纪念公园和彩云岭文化旅游民俗景区等生态衍生项目,把废弃的矿山、荒芜的秃岭变成了金山银山,把污染的“死水”变成了清澈的“活水”。

彩云岭文化旅游民俗景区位于小城子镇太平村,是双鸭山市周边最受欢迎的旅游景区之一,高峰期日均接待游客逾4万人次。

然而,四年前的彩云岭山体破损、岩石裸露,山脚下的宝石河两岸垃圾成堆,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2018年,宝清县启动了彩云岭生态治理工程。关停了采砂场、洗煤厂等污染企业,筹措资金3亿元进行河道清淤疏浚、两岸绿化美化和山体植被恢复,修建了实木盘山栈道“小长城”“天下第一犁”“天下第一壶”等标志性建筑及中国北方村落古石器民俗文化馆、海南风光等景点。

同时,宝清县积极推动生物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引导种植户在山下种植中草药,打造了春有映山红,夏有赤芍,秋有万寿菊、油菜花、千屈菜的“千亩花海”,收入较传统农业提高了3倍。今年7月,宝清县被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授予“白鲜皮之乡”称号。

湿地保护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著名的十大湿地之一。近年来,该保护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完成退耕还湿面积1103.5公顷。

“苇荡连天碧,水鸟漫云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鸟类营造了繁衍生息的美丽天堂。三年来,七星河湿地保护区候鸟总量由23万只增加到40余万只,鸥类和雁鸭类数量年均增幅50%以上,候鸟种类增至236种,“物种基因库”的美誉实至名归。

七星河湿地保护区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为人们接受湿地生态教育、参与湿地特色休闲旅游、观察鸟类提供了场所。年初以来,七星河湿地采用国内先进的数字融合技术打造了VR数字体验馆,让参观者实现湿地全景漫游、虚拟体验,提升了科普宣教的社会服务功能。

七星河湿地保护区加大湿地生态修复力度,在实验区内打造了鸟类栖息地修复生态区、雁栖湖生态区、科普研学生态区和水生植物塘生态区“四个生态区”,开辟了印象北大荒之旅、雁栖湖生境之旅、探索发现之旅和绿色田园之旅“四个旅游线路”,在10公里外的东强村建设了综合服务区民宿、停车场、农产品展销厅、采摘体验等项目,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