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认同凝聚奋进力量

王玉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方向,紧紧依靠人民壮大自身力量并最终掌握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而广大人民对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情感认同,直接影响着以什么精神状态迈向新征程。

情感认同是最真挚的认同,其影响力也更加坚毅和持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绝大部分群众持积极情感,对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满怀希望,情感认同度高并充满了深沉的赤子之情,愿意为之不懈奋斗。

现在亟需从多方面入手提升人民的情感认同,汇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其一,精心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宣传教育。重点挖掘“人民至上”内容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内涵,进而转化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动力。

其二,深入“四史”学习教育,巩固情感认同的历史根基。通过“四史”学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入发掘、讲好“四史”中的革命故事、奋斗故事、创业故事及其蕴含的斗争精神、奋斗精神、创业精神等,以此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的内生情感动力,唤起全国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

其三,注重发展的实效性,奠定情感认同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让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彰显党的领导这个最大政治优势。为此应尽快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让人民尽享现代化发展红利。

其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强化情感认同的价值引领。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当今时代,文化与情感的密切联系既体现为情感文化化,也体现为文化情感化。因此应充分发挥情感与文化的双向互动作用,在文化创意中融入人民的情感认同,在情感体验中关注文化的精神价值导向。同时应注重提炼奋进新征程中形成的新精神文化,激励人民群众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