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深处的灯火

刘继祥小说读后

□田刚健

关于文学的定义林林总总,而就我个人理解,文学是基于生活现实和逻辑真实的一种审美性呈现和超越性解答。文学为我们提供的绝不仅是对现实的简单摹写,或是教育娱乐的方式,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价值典范,一种安顿灵魂的启迪救赎。

历览世界文学经典,许多名著都为我们描摹出某种生存的真相,揭示了人生难以抉择的困境,也出示了深刻反思后的价值范式,那就是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我想这就是文学洛神最为迷人的魅力,是我们阅读、学习文学经典的原因。

拜读刘继祥老师的作品恰如一针强心剂,让我感到惊喜、振奋,重新面对了“活生生的生活和社会”。在《水彩画》中作家对红原、白灵、林梦等女性不幸的人生遭际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其中的苦难意识具有与俄罗斯黄金时代文学共通的精神气质。在《乌云深处的灯火》中作家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灵魂的空虚与动荡,同时警示和启迪我们在心灵的乌云里,世界上所有的道路都将变成迷途,只有能够看到深处灯火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

经典文学作品会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作为一种文艺标尺和典范为后世树立效法的榜样,历代作者都在反复揣摩名家先贤优秀艺术中吸取养料,不断成长。刘继祥老师博览群书、背诵研习、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注意到在《乌云深处的灯火》《水彩画》中刘继祥老师采用了歌德、伏尔泰、卢梭等在《老实人》《少年维特的烦恼》《新爱洛依丝》中惯用的书信体、自传体和日记体等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话体手法,用多叙述者、多角度来体现一种浓郁的心灵倾诉的复调特征,采用各个人物自言其声的方式勾连整个故事,将人间百态善恶美丑呈现给世人看,让我们自己在其中品味和思索人生。

《乌云深处的灯火》以“我”作为主要叙述者,结合林娜、余声、星星女人、乌云、吴影、冬冬等人物的主观叙述,从不同角度展现情节和矛盾冲突。在某一段叙述中作为对象的人物只展开外层,而当其成为下一段叙述的主体时,才尽情袒露内心,这样作家带我们走进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普遍的同情和共情。同时,在命名上这部作品也颇具象征意义,例如“乌云”象征一个被执着自我欲望吞噬淹没的女人,她曾在年轻时爱上“星星”的丈夫,并生下孩子作为抢夺的资本,后被“星星”的善良宽容感化。而“星星”则象征温暖和指引人们的“灯火”,她最终也指引着主人公第一叙述人“我”走出了自我的迷雾。这些手法运用既有对名家的效法又有自我创新,堪称精妙。

好的文学作品会依托和营造浓郁的地域特色,书写这片土地上的人和其精神。刘继祥老师的文学创作根植于家乡的沃土,书写那片他挚爱的热土,他以农村、高校、部队、机关等多年扎根龙江的丰富阅历,书写了《黄金魂》《大兴安岭之行》《山野人生》《沸腾的松花江北岸》《太阳岛传》等作品,真实记录了新时期在这片黑土地上的沸腾生活,特别是《冰雪谱》以黑龙江冰雪自然环境和其中质朴的人民生活为对象,传递了冰雪磨炼人的意志,强健人的筋骨,塑造龙江人坚韧执着、顽强不屈的品格的创作主旨,其中浑朴豪迈、奔放乐观的风格呼之欲出。

刘继祥老师作品之感人就在于他的心声不是来自书本的间接经验,而是来自他童年农村生活的成长磨砺、亲历改革的时代淬炼、军旅生涯的极寒考验和引领地区发展的创新实践。因此,他的作品具有一种令人信服的沧桑睿智,落尽繁华的真纯质朴,可谓含蓄隽永,不露锋芒,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总之,读刘继祥老师的文字让我们体会到了文学最宝贵的品质——对艺术的执着、对土地的热爱、对同类的悲悯、对良心的坚守。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60岁对于职业生涯而言可能告一段落,但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却正值盛年,充足的创作时间、丰厚的生活积淀,让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刘继祥老师今后会有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让我们满怀希望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