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光电

硬核团队拼出前沿技术

维护设备。

车间一角。

车床作业。

□文/摄 见习记者 仲一鸣

“我们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人’,我们的团队。”新力光电工程师宋晓鑫自豪地说。

哈尔滨新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一个年产值8000余万元的企业,他们与航弹研究院、哈飞集团、703所、中航三院等大型国企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自2015年开始连续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正如宋晓鑫所讲的那样,殊荣是新力光电的技术团队努力“拼”来的。

成立近十年来,新力光电在专、精、新上发力,在蓝宝石生长炉领域以及3D玻璃热弯机领域位列国内领先地位,为建成、东安、703所、奥瑞德等提供产品服务,并提供对其设备进行维护、改造等配套服务。

转型迎春天

2013年,哈尔滨新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凭借在当时国内领先且独有的蓝宝石晶体生长炉技术,企业生产实现“开门红”。然而两年之后,企业进入了低谷。

2015年,企业向外寻找出路,公司管理层、工程师走遍全国参加博览会,开阔眼界的同时寻找商机。度过最初艰难的迷茫期后,他们成功地找到了转型的出路。凭借热弯机这一技术,新力光电再次跻身全国技术领先队列。这其中,研发团队的努力和付出不可或缺。

“2015年到2016年,团队全员都是住在公司的,那一年多时间,我们的加班费赶上基本工资了。”宋晓鑫说:“从2015年到2018年,(仅机型)就更新了8个版本。”

然而努力的成果很快就面临挑战,热弯机市场迅速饱和。“当时我们去深圳参加一个展览,发现了很多同类型的产品,跟我们的都很像。”宋晓鑫回忆道:“企业2015年年产大概在600台左右,但是市场突然饱和后,最难的2018年只卖出了3台。”

企业再次面临转型。恰在此时,2018年,省工信厅向新力光电抛出了橄榄枝,以此为契机,凭借扎实的技术底蕴,企业正式迈入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开启了发展新篇章。

废铁炼“真金”

在新力光电公司,有着一个平均年龄30岁的设计团队,就是这样一个团队,支撑起了一个年产值8000万元的“专精特新”企业。

“现在的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是2015年加入公司的,当时都很年轻,有一些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都是从新手培养到能够独当一面的。”新力光电在培养人才方面非常注重投入,从员工待遇到企业福利,各方面给予关怀。除了这些,新力光电还有“绝招”——“公司给我们充足的经费,而且允许我们犯错,甚至允许我们重复犯错。”作为团队的一员,宋晓鑫说,这都源于公司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包容”。

一支科研团队曾负责过一个“一次性”的零件项目,因为材料的特殊,仅成本就在80万元左右,但因为团队的设计不合适,这个项目直接报废了。“成品直接卖废铁了。”宋晓鑫摊着手说,“当然项目也报废了。当时给公司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废铁”被一批批地处理,团队也逐渐磨合成型,底蕴不断增加,技术也不断进步。

敢拼赢未来

为了吸取经验教训,也为了节省成本,团队组成了“互审小组”,互相检查设计中的问题,如果被发现错误,就要请对方吃一支冰激凌。新力光电总经理徐雳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其行事作风也颇有“学术派”风格。他和员工们的关系,与其说是上下级,不如说是互相包容的师生。“互审”冰激凌从“巧乐兹”吃到“梦龙”,团队作品的难度越来越高,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好。

技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实践才能出真知,正是这种敢于试错、勇于犯错、舍得改错的精神,造就了如今新力光电走在全国前沿的技术水平。

从2020年的4070万元产值到2021年8000万元产值,现在,新力光电凭借在蓝宝石晶体炉、热弯机以及航空航天等方面的领先技术、敢拼敢闯的团队精神和扎实稳进的技术底蕴,在时代浪潮中逐步站稳脚跟、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