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
小确幸是生活中的小幸运小快乐,是内心的幸福与满足,是生活中每个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从教38年来,我不敢说有多大成就,却十分满足于学生们对我的种种好。而学生们所做的点点滴滴,并不是为报答什么,而是提醒我对工作和生活要饱含热爱并满怀善意。
1983年,初为人师,班里有一个名叫张亚辉的学生,最先走进我的视野。因为她作文写得好,批改作文时,我也就格外认真,我还常把她的作文,作为范文推荐给学生。
这样一来,她对我好感空前,1985年她家搬到乡所在地,可她说什么也不转学到乡所在地的中心小学,舍近求远仍坚持在我的班级就读直到小学毕业。她的父亲问她原因,她说舍不得当班主任的我,说我对她太好了,说她每次的作文批语比她的作文还长。她当时的举动,每每想起,都让我欣慰,令我振奋。
1995年9月,收到重点高中学生汤凤香一封信。信中提到她在读初二上学期时,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名,她胸前佩戴大红花,我组织全班学生敲锣打鼓把她送到家那一幕,让她难以忘怀。还提到,当年有我做她的语文老师太幸运了,因为我讲的语法和她现在高中老师讲的语法完全一致。一名老师,得到学生的认可,心里那个美呀,我当即正襟危坐给她回了一封信,鼓励她一心向学,学有所成,不负众望。
2001年10月,在哈师大读书的王岩,假期回来买了一本《梁实秋文集》作为礼物,通过其母亲转给我。其母说,女儿曾电话征求过意见,她跟女儿说:“你这位恩师,就对书亲,买啥也不如买书。”一点儿不错,见到书我自然满是欢喜。
2015年4月的一个下午,同事转给我两包糖,说是一个学生临近午休时拿过来的,见我办公室锁门,托她代转。还附有一张字条:“张老师,真心地谢谢您!这不是送礼,这是让你分享我甜蜜的喜悦。千万收下!!!您并不熟悉的学生:张海英。”
我这才想起来,经我推荐,同事一名学生的作文在《大众文化休闲》杂志刊发。面前的两袋糖块,让我的生活充满诗意。这以后的日子,一走进校园,我就有种充溢心田的盎然春意。就是现在,坐在电脑桌前,敲出这件事,我都感觉是一件很甜、很温暖的事情。
2020年6月的一天,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稍犹豫后,我接起了电话,奇怪的是,对方迟迟没有说话。“您好,请问是哪一位?”我追问。一个怯怯的、略带哽咽的声音从听筒那边传来:“老师——”声音很熟悉,没等我反应过来,电话那头就说:“老师,没听出来吧?我是张春雨。没什么事,给您打个电话,就是想听听您的声音!”
一个曾经教过的学生,突然给我打来电话,就是为了要听听我的声音!我一时愕然、语塞,继而生出满满的感动。
类似的美好、温暖与感动还有许多。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我原只是想撷取一枚红叶,没想到,可爱的学生们,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茫茫人海中,这样的纯粹情谊,让我们忘却了年龄的界限,得以并肩把容易错失的风景看遍。感谢我的学生们,让年近花甲之年的我,遇见如此多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