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
优美的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
恒顺醋业。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排球新发展,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美丽的劳动湖景色。
□文/摄 阎明明 池洋 本报记者 姚建平
栉风沐雨,十年躬身启征程;奋楫扬帆,十年笃行谱华章。
齐齐哈尔建华区这十年,是跨越新时代的十年,是迎头超越的十年,是硕果丰厚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发展成就辉煌,龙江变迁波澜壮阔,鹤城面貌日新月异,在这恢弘的历史进程中,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度过了非比寻常的十年。
这十年,建华区坚决当好社会发展“生力军”,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以时代之力擘画奋进新征程的宏伟蓝图。
这十年,全区干部群众坚定前进步伐,履职尽责,不懈奋斗,民生福祉愈发厚实;牢记初心使命,披荆斩棘,真抓实干,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弘扬建党精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疫情不断、经济发展压力陡增的背景下,建华区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十年来各项改革、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建设现代化新建华打下坚实基础。
十年砥砺攻坚 产业发展势头正好
这十年,是建华区乘风破浪增强经济实力的十年,以发展为主题,抓产业、上项目、解难题、谋增长,区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始终秉持闲量经济一体盘活、存量经济持续优化、增量经济显著提升、潜量经济唤醒培育的总体布局,一以贯之,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得到充分激发。
产业项目群不断汇聚。万达城市综合体全面运营,带动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招引腾翔铸锻造入驻,吸引河北华凯集团投资16亿元,启动腾翔铸锻造产业基地项目;蒙牛乳业完成3次技术升级改造,新上2条智能高速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达到1200吨;星光科技园、恒腾物流园、红光企业园等拔地而起,成为建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建华特色产业项目群星璀璨。
多元新业态齐头并进。鑫茂大厦入驻区域总部企业、引进新兴业态企业50余户;观湖生态颐养中心开启医疗康养、候鸟旅居的一体化融合养老新模式;北关里综合体、北京壹号院商业街等一批高品质商贸综合体项目相继建成;新建卜奎美食街网红打卡地标,成立全市首家餐饮联盟;坚果传媒、羽鹤传媒等网红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全区电商企业发展到165户;争取政策扶持资金1.3亿元,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成果转化38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户。
招商引资拉满引擎。与浙江东日集团达成投资30亿元的国际农产品市场项目合作协议,投资5亿元的齐齐哈尔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在建华区落地,新建3000平方米的烤肉电商直播城,进一步拓宽了营销渠道;全市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最高的鑫品源中央厨房建设项目落地建华,成为全市应急餐饮供应的保障基地……近五年,建华区建设5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43个,累计完成投资44.6亿元。
十年力图整治 美丽建华再添魅力
这十年,是建华区坚持不懈治理改造的十年,以宜居为方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美丽建华魅力绽放,不断破旧立新,矢志改善人居环境。
十年间,建华区围绕民需民盼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04个,完成53个棚改地段房屋征收,安置回迁居民2.1万余户,建北棚户区改造取得重要成果,建成凤凰城,获得国家层面肯定。升级改造道路205条,规范打造标准街路108条,贯通齐齐哈尔市城区北部交通网。打响中心城区违法建设治理攻坚战,拆除违章建筑5000余处。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美丽乡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农村室内厕所改造406户。推进生态文明,保护治理久久为功。
十年间,建华区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淘汰燃煤锅炉123台,建成秸秆禁烧监测点6个,成为全市首个秸秆焚烧无死角监测县区,连续5年“零火点”。持续整治室外加工作业、占道经营、油烟污染等乱象。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完成嫩江建华段46处违规建筑和8个坑塘的整治清理。地表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土壤环境保持稳定,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十年倾力破题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
这十年,是建华区孜孜以求改善民生的十年,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趋增强。
教育质量拔节声声。建华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创新实施“五个阳光”“五零承诺”“四个百万”工程,“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教育强区品牌赫然彰显,中考实现全市“二十连冠”,重点高中进段率连年位居全市之首。扎实推动“五育”统筹,实现减负不减质,2016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2023年将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区验收。
医疗水平不断提升。配强医疗资源,深化特色服务,形成预防保健、中医诊疗等社区卫生服务品牌。城市医联体建设网格覆盖率达100%,常驻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
社区建设日新月异。打造示范社区29个、精品社区16个,育英社区晋升国家级文明社区,凤凰社区成为全市唯一精神障碍康复试点社区。提升社区工作者待遇,加强社区硬件设施,不断优化“12345+N”的基层治理体系,完善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便民服务机制,社区标准化服务项目数量不断攀升。
依法治区成效斐然。法治建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快,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普法宣传形式多样、深入人心,扫黑除恶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日益增强。
各项保障扎实有力。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近五年城镇新增就业3.93万人,登记失业率逐步控制在3.72%以内,幸福指数持续向好,“七普”人口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六。
十年创新突破 结构调整更趋优化
这十年,是建华区大刀阔斧改革创新的十年,以实践为驱动,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坚定有力。建华区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释放发展潜能的重要举措,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上级要求与区情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勇毅前行。
积极深化党建领域改革。深入推行小区党建“一肩四挑”,创新实施“吹哨报到”,受理群众“吹哨”15540件,办结率达95.9%,小区党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将军府小区党建经验做法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坚持党建带团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高效推进。
不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完成3户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29户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安置职工1052人,接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13979人。区属9个村(实业公司)全部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土地承包确权28395亩,颁证4075户。
持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推行开门办民生等“惠民六法”,在全市率先完成第二轮校长职级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新生儿“一件事一次办”,城市医联体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建立。增设两个街道办事处,形成“一区七街”的区域发展格局和分布平均、资源优化的空间格局,为推进建华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服务、优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培优育人 蓄势储能活力充沛
这十年,是建华区接续奋斗的十年,以人才为保证,各条战线英才涌现,星火成炬其势燎原。
建华区实施“凤栖梧桐 共襄建华”人才计划和系列人才引进举措,招引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500余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被列为全国青年发展性县域试点,开展“人才+”战略,青年力量汇聚,襄助城市建设……
建华区十年蓬勃发展得益于各领域建华人多年来的奋发有为,其中既有党员干部视使命如生命,夙兴夜寐,顽强拼搏,带头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呕心沥血,作表率、当先锋,推动各项事业持续进步;也有广大职工、各行业工作者发光发热,立足本领域本行业,俯身耕耘,砥砺前行,以小家助大家,助力百业兴旺;更有各类志愿者、先锋队的身影活跃在社区服务、疫情防控一线,倾情倾力,无私奉献,以舍己为人的担当传递人性光辉。他们是建华这十年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谱写了一幕幕“最美建华人”的感人画面。
十年回眸,旧貌新颜,雄关漫道真如铁。建华儿女同心协力挥动如椽巨笔,在嫩江东岸挥洒汗水与智慧,写就跨越与变迁的十年华章。
十年间,三十万建华干部群众聚沙成塔、跬步千里,开启城市建设“总动员”;十年后,改革成效跃然而生,城市变化天翻地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满意度写在脸上。
十年复始,洞见未来,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历史新的更高起点上,建华人信心澎湃开启壮阔征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经济发展,打造“实力新建华”;破题高质量发展,深挖改革潜力,打造“活力新建华”;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组合拳,构建智慧布局,打造“美丽新建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幸福新建华”;打好“三大保卫战”,践行绿色理念,打造“文明新建华”;持续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法治新建华”。以“六个新建华”总目标为引擎,笃定实干,助推建设现代化新建华大步迈进。
崭新征程自今始,扬帆远航天地宽。今日建华,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争取更加璀璨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