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龙江东部最美村庄

汤原县全域建设美丽宜居新乡村纪实

北向阳村。

北靠山村。

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打扫卫生。

金星村。

北靠山村裴志伟老伴在晒蘑菇。

来自依兰的旅游者在金星村广场上小憩。

□文/摄 本报记者 周静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行走在佳木斯市汤原县,处处是丰收的盛景。

一个个美丽的小村庄,掩映在如诗如画的五花山色中。每个村庄都是一样的干净整洁,一样的花团锦簇。

“靠山吃山”的汤原镇北靠山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通往国家4A级景区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必经之地,红色抗联文化是这个村的标志。村里拥有全省第一个村级革命老区历史纪念馆,密林叠嶂深处曾是东北抗日联军扎营的地方。

“靠水吃水”的汤旺朝鲜族乡金星村,水渠纵横,白墙黛瓦,是一个集朝鲜族文化、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为一体的民俗风情旅游小镇。信步登上村外公园里的制高点,放眼望去,广场上村民们在惬意地闲聊、锻炼,1700平方米楼体和1050平方米墙体上“盛开”的水墨丹青,形象地再现了朝鲜族人民日常生活生产场景,精致表达了他们诗意栖居的精神风貌。

在汤原县,像北靠山村和金星村这样特色鲜明、原滋原味的新农村还有很多。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全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要求,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菜园开发利用、龙江民居建设“4+2”为重点 ,着力打造龙江东部最美村庄。

佳木斯市汤原县委书记徐凤军表示,近年来,县里聚焦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着力构建“六个体系”,全域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2015年至2017年,汤原县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2018年代表黑龙江省迎接了中央深改办督察;2019年和2021年承办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2022年1月,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1

高位推动共绘一张蓝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文明工程和基础工程,为此,汤原县组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推进机构,县委书记徐凤军和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宏志任“双组长”,上下一心齐抓共管。他们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村庄清洁行动具体推进措施;经常深入乡村调研指导,督促工作落实;制定了《汤原县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标准及完成时限,落实了相关部门和乡村各方责任。每年召开两次全县村庄清洁行动拉练检查,乡村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此外,还成立4个专项督察组,对全县所有村屯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前不久在太平川乡太华村调研时,县长杨宏志提出,要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管护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把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多层级联动。实行包保责任制,构建了“县处级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党员(两委)包片、网格员包户”的多级包保体系,逐级压实责任、落靠任务、细化措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坚持组织有序。成立了专项推进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确保责任落实落靠。构建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五有”管护体系,确保工作有序有效。

坚持奖惩有度。成立了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纪委监委、县新农办4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考核组,不定期开展全覆盖督导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全年考核排名前3位的乡镇、排名前12的先进村,给予工作经费奖励;排名后3位的村屯,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坚持队伍有力。配备农村专职保洁员450人,县乡财政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工资支出,保证队伍稳定。聘用2100名脱贫户为保洁员,增强了村屯保洁力量。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金星村(朝鲜民俗景区)晋升国家3A级景区,北向阳村、北靠山村分别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

多方联动构建“六个体系”

走进北靠山村裴志伟家,他和老伴正坐在院子里晒蘑菇。

院子不大,方方正正,角角落落都干干净净。朝大门的墙上,挂着一个小牌子——“美丽庭院”。

“我们每年都要进行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一些评比,前几名我们都有纪念品鼓励他们。”村党支部书记李相林介绍,“在榜样的带动下,村民们越来越自觉,好民风慢慢就形成了。大家不但都把自己家院里收拾得板板正正,家门外的公共卫生也都主动承担。而且一到下雨阴天,上地的农机进村前村民们会把轮胎上的泥处理干净,不带进村里。”

走进北靠山村,无论是道路两侧的1200米抗联浮雕文化墙,还是村中央3000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以及道路两侧的花草灌木和景观路灯,都会带给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村里人居环境整治的这些亮点,只是我们县‘六个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汤原县副县长郑宝斌介绍。“六个体系”是汤原县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而构建的一套推动体系,其中包括齐心联动的组织体系、各具特色的规划体系、统筹推进的资金体系、分步实施的推进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管护体系及和谐共促的效益体系。

郑宝斌说:“我们县始终将科学规划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纲领,站位全局、聚焦个性、以人为本,构建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规划体系。在全县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下,实施多规合一,结合村屯实际,科学布局公共设施,全面强化住宅管理,长远谋划发展‘留白’,完成了30个村庄规划,预计2026年实现全覆盖。我们坚持‘特色引领规划’,围绕文化底蕴、自然风光、产业发展等优势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定位,打造了北靠山红色抗联文化村、新建食用菌产业发展村、金星朝鲜族民俗风情村等一批特色鲜明、原滋原味的新农村。”

资金保障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硬核支撑,汤原县坚持多元筹集、整合利用、共同监管,让有效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了筹得到、用得好。他们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建立了“对上争取一些、政府自筹一些、社会支持一些、村民参与一些”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2015年以来,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5.27亿元。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原则,将投向相近、来源不同的各项资金集中整合、专人管理、统筹使用,有效提高了资金的整体效益,彻底解决了“多头投入、多点指挥”的问题。在资金使用中发挥财政行业监督、审计依法监督、社会群众监督的作用,建立了资金审核监管制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使用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全面接受各方监督,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和效益。

“你别看我们村现在这么好,过去可不是这个样子的。”李相林在北靠山村生活了几十年,村子的一点一滴变化都留在他的记忆里,“过去流行一句话‘从东往西看,最烂北靠山’。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村民们别说打扫大门口了,大门里都不愿意收拾。后来我们就带头干,用大喇叭喊大家一起干,再后来就一家一家主动比着干。同时保洁员天天开着车在村里收拾垃圾,保持好环境。”

3

“软硬兼施”擦亮民生“底色”

郑宝斌告诉记者,汤原县坚持“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等工作步调一致、有机结合。2015年以来,共完成137个行政村文化广场建设16.2万平方米、村内路硬化518.39公里、边沟衬砌1044.53公里,实现安全饮水、危房改造、“雪亮工程”等全覆盖。栽植各类绿植800余万株,绿化美化持续提升。

“我们村民不乱扔垃圾,他们把垃圾扔到垃圾箱,村里每两天收一次,把垃圾运到乡里,乡里再收集全乡的垃圾,运到县里的垃圾场统一处理。”在金星村采访时,正碰上有村民提了一袋垃圾出来放到路边的垃圾箱里,汤旺乡党委书记吴海林告诉记者,“你往那边看,那就是我们村的污水处理厂,我们的村民实现了家家都有室内厕所,居家生活非常舒适。”

据介绍,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汤原县有三个“紧盯”:紧盯生活垃圾治理,建设了3个垃圾处理厂和137个村垃圾分拣中心,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源头治理;紧盯厕所粪污治理,从三格化粪池到一体化处理,持续完善改厕技术,完成改厕5515户;紧盯生活污水治理,采取延伸管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改厕+吸污车”等方式,完成19个行政村污水治理。2021年,县乡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出动车辆3200台次、人工9600人次,清理垃圾9450吨、粪污及农业废弃物780吨。

基础设施建好了,重要的是还得管好。

吴海林以汤旺乡为例进一步解释说,“我们以‘一个坚持、两个强化、三个深入、四个围绕、五个突出’为工作抓手管好人居环境。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委高度重视;两个强化是指强化入村头、出村头环境整治工作任务;三个深入是指包片领导及包村干部深入所包村点对点进行指导和督促、村干部深入一线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主要领导及人大主席不定期地全面深入各村屯巡回督导检查推动认真抓好落实;四个围绕就是紧紧围绕‘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工作要求,围绕“六清一修一改一建”村庄清洁重点,突出清理死角盲区;五个突出即突出公共空间整治、突出农户庭院整治、突出河塘沟渠整治、突出农民卫生习惯养成、突出村庄清洁制度建立。”

汤原县很多乡镇都已经构建和形成了长效机制,规范管理。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纳入《村规民约》,推广了“门前三包”等制度。在永发乡河发村还实行了“街长制”,发动村里有责任心有威信的人“包几条街的卫生”,平时他们会经常巡查,有垃圾及时清扫,看到有人扔垃圾及时制止。“因为他们有威望,所以管谁谁都听。重要的是,这样管理后不但效果提高了,而且维护环境的费用降低了。”

4

“颜值”提升促进全面振兴

“颜值”升级的小村,不仅让生活其间的村民心旷神怡,也吸引了很多外来的人。

记者在金星村采访时,遇到几个来自依兰的旅游者。“疫情影响也走不远,我们这些朋友就来这里聚聚,这个小村子太有特色了,中午吃的烤肉,晚上我们还定了民宿,好好体验下朝鲜族群众的生活方式。”

驱车行驶在汤亮公路,以金星村为南起点,北至渠首陶家湾,途经北向阳村、北靠山村、太平川乡竹青村、香山村、腰营林场,直达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8个精品旅游区和示范村串珠成链,行车10余分钟就有一处风景入眼,百里景观大道成了汤原乡村旅游新亮点。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9月底,今年共接待游客8.2万人次,创造旅游收益3200万元。2021年,共接待游客26.2万人次,创造旅游收益1.36亿元。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金星村不但达到了‘绿、美、香、亮、畅、净、洁’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而且切实提升了旅游吸引力。”县委副书记李长久认为,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了村庄布局,强化了基础建设,美化了乡村环境,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除了旅游业,汤原县还建设了新建村、民主村、红胜村等村屯食用菌,兴顺村菇娘,北向阳村特色菜园,东大桥村果蔬基地,新兴村五味子,伏胜村小龙虾等特色种养产业,有效提升了村集体经济。他们还开展菜园革命,采取“种植有补贴、技术有指导、成本有支持”的方式,通过种植芦笋、鹅草、北药等经济作物,发展省级菜园革命示范村42个、种植规模2130亩,户均增收1200元。通过这些产业带动,2021年,汤原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210元,比2016年增长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