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琦明和他的“影像文物收藏”

宋琦明。

1880年立体照相机。

□文/摄 本报记者 李涛

走进哈尔滨市政协常委宋琦明在松北区的家中,记者感觉像走进了一个影像博物馆——这里不仅摆放着各类专业的摄影洗印设备和修复设备,更有十多年来他收集的6000多件摄影技术演进史藏品,包括图片、设备、教具、文献等。

宋琦明给记者拿出一张不大的黑白照片,上面是两张连在一起的同样照片。表面看,没有任何奇特之处,但是把它放在仪器下观察,就发现片中的景象由近及远分成多个层次,变成了“立体照片”。宋琦明说,在1870年代前人就懂得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人类视觉产生立体的原因,并以特殊的成像方式制成“立体照片”,这是人类科技和智慧的结晶。

宋琦明还展示了一种两色片的原件,一张天蓝色片、一张洋红色片的玻璃片。还有一张合成片,是他一次偶然间在国外的地摊上见到了这张奇怪的玻璃照片。出于专业的敏感,他觉得这片非常的独特,从未见过。但是又不知道这是什么构成,他买回后进行仔细分析,并咨询几位博物馆学者,但大家都说没见过。后来经过他仔细研究,发现这是人类最早期的彩色成像的实验样片,而且出自发明人之手,是1920年代由天蓝色和洋红色在玻璃上制成的一个早期彩色照片,非常难得。

他还向记者展示1880年由蛋白制成的照片、1890年的亚光火棉胶照片、1910年钯金成像的照片以及伍连德的珍贵肖像原片。还有1900年左右人类最早期科学家彩色成像的原作,其中一张用红、绿两色就能模拟出逼真的肤色。这是一种科学实验品,全世界只有一两个博物馆才有这张片,极其珍贵。在他家里,记者还看到了1880年的立体照相机,看到了1860年人类第一种光学结构的照相机镜头,还看到了早期的修照片的器具。

所有这一切,仅仅是他历经十多年收集的6000件珍贵影像藏品中的极少一部分。48岁的宋琦明是如何走进影像世界的?

宋琦明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年轻时离开家乡哈尔滨去广州学习美术,毕业后在深圳工作,是当时中国最早进入互联网行业的人之一。后又在深圳、香港创办设计公司。几年内就在业内闯出一番天地。他不甘于此,又到美国开始社会学专业的硕博连读。在此期间。世界著名影像修复专家来学校演讲,宋琦明小时候家里就有很多老照片,他一直对照片的成像技术非常好奇,于是那一天,他就向专家提了一个很专业的成像问题。专家很惊奇,让演讲后等着他。自此,宋琦明跟着这位专家学起了影像修复,一脚踏入了影像的世界,成为了美国伊士曼博物馆中最年轻的董事。

在兜兜转转之中,宋琦明认为,自己与影像有一种难分难解的缘分。

从2017年他应北京故宫博物院邀请回国讲学时开始,足迹遍布国内外多地的文博机构,触碰过从1840年代到今天大部分种类的中国影像文物实物遗存,包括最珍贵的皇家影像文物。这些影像文物大多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和种种病害之中,有的图像已经完全消失,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中国历史影像文物都亟需抢救性保护。

宋琦明说:“保护影像就是保护记忆。有人说,摄影能让你与很久远的时间联系起来,老照片消失了,会造成记忆的空白。”

“哈尔滨有中国最完整的人类影像科技历史遗存,”宋琦明说,“人类最早在1839年开始用光化学(俗称照相)方式来准确记录世界。从1839年到1939年可成像记录史的首个100年中,共发明出20多个大类近140种不同材料、工艺的光化学成像技术,其中哈尔滨至少涵盖了80%以上光化学成像技术种类的影像文物,这是中国任何其它城市都不可比拟的。”

经调查,他发现目前在哈尔滨依然能发现相当数量的影像文物。从1898年东清铁路上开始建设唯一的一等车站到其后短短20年间,哈尔滨从松花江边的一个渔村,摇身一变成为东北亚新兴的中心城市。在当年的勘探、建筑、制造等生产中运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第五代和第六代成像技术。

“抢救性发掘、编目、修复这些影像文物,就是抢救哈尔滨特有的历史宝藏。这为规划哈尔滨的未来,提供了 一个新的视角。”他说。

2018年,宋琦明还为家乡留下了一件珍贵的影像作品,他选取100名哈尔滨各行业人物,拍摄并制成了世界上最大的12幅盐印照片。正片由省博物馆收藏,原大的底片由省美术馆收藏。

宋琦明说:“做好影像文物保护,会给哈尔滨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会。”他说,哈尔滨具有常年低温低湿、虫害少等气候条件,是中国最适合发展文物预防性保护科学的地区。哈尔滨还有诸多顶尖的科研院所和研究学者。他建议,哈尔滨可以从影像文物保护入手,以科技视角重新解读城市历史,催生新的相关创意产业,“塑造”新的城市知识产权,打造亚洲影像文物保护之都,填补我国在此方面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