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话冬捕:让龙江冷水鱼“游”向全国

□本报记者 李天池

农业农村部渔业局刘新中

践行大食物观 的生动样板

在“2022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开幕式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表示,以“千年渔猎、生态渔业”为主题的此次系列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多途径开发渔业空间和潜力,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样板。

刘新中说,农业农村部领导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大水面是优质水产品供应的“天然粮仓”,2021年全国大水面渔业产量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13%。黑龙江省水域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大水面渔业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黑龙江也有悠久的渔业传统,赫哲族以渔为生,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渔文化。希望黑龙江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展望全球,进一步设计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大水面利用一揽子举措,加快生态渔业发展。

刘新中表示,这次冬捕季系列活动举办层次之高、规模之大,充分体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渔业发展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于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农业农村部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黑龙江渔业的发展和建设。

中科院院士桂建芳

龙江鲟鳇养繁全国领先

在“2022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开幕式上,中科院院士桂建芳通过视频致辞时表示,热烈祝贺“一江十湖”的“2022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盛大开幕,通过一个多月系列活动,为全国展现黑龙江渔业新风采、新风貌。

桂建芳说,多年来,黑龙江省累计培育了松浦红镜鲤、易捕鲤、鲟龙1号、虹鳟“水科1号”、虹鳟“全雌1号”、镜鲤“龙科11号”等水产新品种。多年来,黑龙江在鲟鳇养殖与繁殖育种方面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河蟹大眼幼体培育扣蟹技术完全熟化,突破了乌苏里白鲑、梭鲈、三角鲂、黑龙江茴鱼等人工繁育技术。以上科技成果有力地助推了龙江渔业发展。

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

黑龙江冷水鱼开发优势得天独厚

在“2022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开幕式上,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表示,拥有千年渔猎文明的黑龙江省,在发展现代生态渔业方面也具有极佳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特别是黑龙江省有着独特的冷水渔业资源,在冷水鱼开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张玉香说,冷水鱼是“黑土优品”十大品类之一,一直以来广受消费者赞誉,但在市场推广与销售方面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本次冬捕季系列活动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12月初出台《黑龙江省冷水渔业振兴行动方案(2022—2026年)》之后的一次重要举措,活动紧紧围绕“赏乐品购”四个字做文章,通过“黑土优品”授权、预制菜标准发布、项目签约、线上带货销售等活动环节,持续扩大黑龙江冷水鱼影响力和知名度,必将有力促进龙江水产品走向全国。

张玉香表示,把新时期的黑土优品品牌故事讲好,讲出特色,讲给国人听,讲给世界听,对推动黑土优品品牌走向全国,走出国门非常重要。

水产科学家霍堂斌

龙江生态渔业迎来新机遇

我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基础如何?面临哪些新机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渔业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省淡水鱼协同创新体系大水面岗位科学家霍堂斌。

霍堂斌从资源禀赋、政策、需求、供给侧布局等方面对机遇进行了详细解读。

他说,我省水库和湖泊总面积共计450万亩,列全国第2位,鱼类资源丰富,现已发现野生鱼类105种,经济鱼类40余种,为发展大水面增养殖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2021年全省淡水养殖产量67.55万吨,占全国的2.12%,位居全国第14位。独特的自然禀赋优势和政策支持让我省大水面渔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国家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另外,人民对于水产品品质和总量需求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淡水产品总需求量3951万吨,预计到203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5310万吨,年增长率在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