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挺进“国字号”? 专家说……

□本报记者 董云平

加快我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向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迈进。日前,在省文旅厅线上召开的黑龙江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专家论证会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为我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挺进“国字号”积极建言献策。

此次论证会是从我省实际出发,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非遗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我省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从2019年开始至目前共设立阿城金源文化生态保护区、牡丹江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鄂伦春族文化生态保护区4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涉及6个地市。

国家非遗评审专家库专家、浙江师范大学二级教授陈华文说,从2007年开始,我国已建立21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等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对于非遗而言,设立保护区的意义在于,还非遗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近年来,文化部门不断提出指导意见,要求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见人见物见生活”,把非遗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生态环境一起保护;在古村落和老街改造中保留原住居民,保护原住居民的生活方式,避免实验区内的传统村落、老街变成只有建筑和商铺、没有原住居民的空心遗址,避免非遗失去传承的基因、环境和土壤,这些都体现了整体性保护的要求。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张忠建议,北大荒精神是我省四大精神之一,我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可以农垦系统为依托,以北大荒文化为平台,联合地方,整合资源,培育壮大,打造以北大荒文化为核心,体现龙江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特色,符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为此,要科学整合资源,注入强化文化生态内涵。如可以引入文化生态博物馆模式,利用农垦系统现有的完备、丰富的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引入文化、生态概念和3D沉浸技术等,打造北大荒文化生态博物馆,从而提升农垦现有的农业产业园、农业文化体验园和场史馆等文化开发设施,使其更契合文化遗产保护的特质要求。

绥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凤霞说,当前,更需要加大力度发挥好自然资源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区域文化特色,使之融入统筹乡村振兴的全局工作中。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作为,树立新发展理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发挥好创新引领、协调联动、绿色导向、开放共赢、共享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推动区域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能顺应时代需要,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特殊优势,激发民间艺人的创新意识,增强区域特色文化,如剪纸、挂钱、陶艺、地方戏曲、大秧歌等多种文化的辐射能力,丰富文化内涵建设,展现新时代特色,使之成为对外宣传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据省文旅厅副厅长侯伟介绍,下一步我省将提高政治站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穿新发展理念,在建设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开展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落实主体责任,按照要求完善制度建设,尽快研究制定省级及以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规范,深度挖掘各地资源,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地区评选出来,加快推进本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进一步推动非遗区域性整体性保护工作落实;突出融合发展,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非遗与旅游的有效对接、深度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非遗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挖掘文化遗产的深层内涵和价值,让人民群众在文化生态保护区里深切感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