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玉玺
在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浓江农场,农户曲景印种植的水稻今年大丰收,“自从我们种植的水稻‘喝上’了灌区水,长势特别好!”曲景印笑着说。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达到1552.6亿斤,占全国的11.3%,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十九连丰”的背后,水利建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保障中心副主任朱伟峰介绍,“近年来,我省积极组织开展大中型灌排工程建设与改造,全省现有大中型灌区332处,灌溉面积达到1900万亩,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重要支撑。”
灌区引水灌溉良田产丰粮
曲景印所在的浓江农场地处三江平原,是我省的水稻主产区,而这里曾一度依靠地下水进行灌溉。
“以前我们灌田都是通过打井使用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比较凉,还需要在阳光下晒几天才能灌溉。使用地下水费用高,灌溉时间也长,一点不划算。”曲景印说。
由于用水较多,且缺少相应的灌区田间配套工程,近年来三江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为了解决三江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问题,青龙山灌区工程于2015年7月动工兴建,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大灌区工程。
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灌区管理站站长姚景辉介绍,青龙山灌区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于2020年全部建设完成,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稻田辐射面积达到284万亩。通过对地表水、地下水、雨洪资源进行联合调度使用,每年可节约水资源2.97亿立方米,比常规灌区节电约15%。
在谈及青龙山灌区投入使用前后的变化,种地几十年的曲景印有着直观的感受,“自从用上灌区水,好处可太多了。灌区引来的江水要比地下水的温度高,可以直接使用,不仅缩短了灌田时间,还能减少用电成本。”
曲景印表示种植的水稻产量也提高了,“我们家稻田用上灌区水后,水稻亩产增加了100斤,每亩地多赚100块钱。成本变少,收益提高,大家种地更有奔头。”
朱伟峰介绍,“我省灌区建设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根本遵循,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合理、现代高效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截至目前,我省拥有大型灌区33处,设计灌溉面积1600万亩,中型灌区299处,设计灌溉面积1200万亩。”
灌区建设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室外温度接近零下15摄氏度,在五常市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2期工程建设现场,施工场面依然火热,大型机械和施工人员正在实施渠道衬砌工程。
“五常市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共分3期,总投资28024.99万元,主要是规划重建卫国渠首、改造营城子抽水泵站水机及电气设备。计划改造干渠7条,规划新建、重建建筑物55座,规划建设堤顶路8条。”龙凤山灌区管理站站长赵成俊介绍。
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龙凤山灌区辐射五常市龙凤山、小山子等12个乡镇521个自然屯,灌区总土地面积6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5.96万亩。赵成俊介绍,工程实施后,农田灌溉供水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提高了粮食安全和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为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奠定了稳定基础,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赵成俊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3期工程全部建完后,不仅可以稳定水稻产量,还能有效节水0.61亿立方米,并且在施工期间能够解决300余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工程建设是我省灌区建设的一个缩影。2022年,全省共实施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宁安市响水灌区等24处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共落实投资10亿元,年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55万亩,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62亿斤。
朱伟峰表示,我省积极谋划2023年~2025年灌区工程建设布局,计划实施49处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20万亩。建设一批灌溉规模较大、防御水旱灾害能力较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高的大中型灌区,充分挖掘大中型灌区灌溉潜能,有效提升我省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
灌区永续利用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
在佳木斯市汤原县,这里有一座几代人接力建设的灌区——引汤灌区。站在引汤灌区渠首大桥上,已经结冰的汤旺河如一条银色的飘带,镌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引汤灌区是以汤旺河水为水源的有坝引水自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0.24万亩。经过60多年的建设,西起凤鸣山,东至永发乡,横跨5个乡镇、2个国营农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
“在设计之初,是为了解决百姓在种植水稻时免于旱涝交替的困扰。目前,引汤灌区重点工程和节点工程已全部完成,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万亩。汤旺河水量充沛,水质优良,多年来灌区强化科学配置水资源,为汤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水源支撑。尤其是近20年的建设发展,引汤灌区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汤灌区工作站主任徐明革介绍。
然而,在跨越60多年的建设中,由于建设年限和建设标准不尽相同,引汤灌区部分设施已经处于维护阶段。如何让灌区永续利用,发挥能效?徐明革表示,“在2021年和2022年,我们通过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工程项目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加强了骨干工程维修养护的整体水平,保证了水利工程功能的充分发挥。”
在省水利厅印发《黑龙江省2022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深入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灌区农业用水管理,加强大中型灌区维修养护,保证灌区运行安全。
对此,朱伟峰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配套完善灌区灌排工程体系,夯实灌排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灌区水旱灾害防控能力、水资源配套保障能力和灌区管理服务能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