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

抓区域融合 谋产业振兴

□王博 本报记者 潘宏宇

正月十五刚过,友谊县东建乡、友谊农场第四管理区党员、农民合作社社长郑立便迫不及待地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着手研究备春耕生产,完善“水稻全程科技一体化方案”具体举措。合作社成员们纷纷表示,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出台的助农惠农政策为种粮人提振了信心,借着去年丰收的势头,今年准备大干一场。

在友谊县委干培会议室内,春节后的第一次县委常委会正在举行。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迅速收心归位,立即调整状态,狠抓工作落实,尽快形成策马扬鞭、换挡提速的干事氛围,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县局场融合协同发展为路径,努力向‘区域融合、产业振兴、繁荣富裕、幸福宜居’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友谊宏伟目标奋进……”友谊县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规划出新蓝图,县委一班人表示,将通过真抓实干、提速加力,推动友谊县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兴产业、促转型,大力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奋力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友谊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着力建设“五大产业”——做强优质农产品加工产业,积极谋划和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等产业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开辟“人才绿色通道”,不断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做大人才总量,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坚持载体为要,优化拓宽发展空间,调整完善经开区发展规划,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统筹两个经开区管理,促进错位发展,增强经开区吸纳承载能力。

促改革、扩开放,深入做好域内农垦改革“后半篇文章”,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友谊县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承接、落实和动态调整,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提高开放合作水平,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积极对接国际市场需求,鼓励外贸企业发展进出口业务,增加进出口份额。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创一流”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专班+首席服务员+领导联系”项目全程包保制度,全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清理整治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工作,健全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体系。

优机制、强共建,坚持区域“一盘棋”发展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落实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大事共商、责任共担、发展共谋、稳定共促。加速推动乡村振兴,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牵动,持续发展“四个农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措施总体稳定。持续做好产业帮扶、稳岗就业、项目资金资产监管等重点工作,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