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高质量发展

构建“两屏三区多廊多点”生态格局

本报讯(记者刘瑞)记者从13日召开的哈尔滨松花江百里长廊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获悉,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哈市将以松花江百里长廊生态保护为契机,在生态空间格局、生态系统保护、空间特色塑造方面,着力构建“两屏三区多廊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两屏三区多廊多点”中,“两屏”即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两大生态屏障;“三区”即松嫩平原农田生态区、低山丘陵生态区、三江平原农田生态区;“多廊”即松花江及其14个支流生态廊道和两条生物迁徙通道;“多点”即多个生态格局。

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哈市将加强3片重要生态区、16条重要生态廊道和59处自然保护地保护,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地空间,根据功能定位合理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根据江河、湿地、沃野、缓丘塑造全域风貌格局,打造城景融合生态景观区、江滩沃野生态景观区、缓丘森林生态景观区。

在中心城区布局方面,哈市将强化“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的总体空间结构,形成“一江、双城、十二组团”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布局结构。建设“三分钟见绿、五分钟见园”的公园城市。构建“二水串城、七楔萦城、多廊贯通、多园散布”的绿地系统格局。提升松花江、阿什河、呼兰河形成的生态走廊品质。完善形成“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游园)”三类公园体系。

通过提升松花江流域生态系统、流域产业集群、流域空间利用等方面,分别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及堤内外进行优化、治理、恢复和修复,进一步从提升城市特色实力上优化发展模式,构筑冰城夏都之“大气”、营造滨水丽都之“秀气”、展现文化魅力之“灵气”、重塑新兴产业之“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