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铝板框加工制造车间。
□文/摄 本报见习记者 杜清玉
冰雪严寒的2月,龙江复工生产的热潮席卷而来。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被动式工厂里机器声轰鸣,热浪袭人。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玻璃生产部、铝材生产部、木窗生产车间内所有生产线高效运行。
森鹰哈尔滨双城基地制造中心负责人赵国才告诉记者,预计4月初,成窗生产车间生产线将调整到日产能2000平方米。
“目前,哈尔滨双城生产基地一季度订单预计达到数万平方米,订单排单量已经到4月份。”计划中心的王建杰告诉记者,森鹰在哈尔滨的两大生产基地已经全部复工。其中,哈双基地2月1日正式复工,2月4日各工序有序开始复产,哈西基地1月29日开始复工复产,两大基地工作人员返岗率已达100%。
由于处于供应链前端,负责生产木材的哈西基地木材生产部是最早复工的生产部门。“正月初八,为保证原材料持续稳定供应,哈西基地正式开工上班,储备一些集成材,打好提前量,为木窗车间提供稳定的集成材供应,以保证如期交货。近期,为扩大产能,哈西基地还在进行设备采购,库房报批等工作。”哈西基地负责人周文晶说。
不仅生产部门发力,森鹰各部门也在合力保生产。设备与工程部员工提前到岗,检查电路、天然气管线等情况,为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复工后,制造中心管理团队第一时间讨论和制定2023年经营计划,以确保经营活动满足经营目标,并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木窗二部王理平说:“复工复产前,我们还开展了主要设备试机检查,来规避设备故障,以免影响生产活动。开工后,每日生产部门都要进行生产状态回顾,确保每日生产活动按计划达成。”
“2023年是森鹰的质量成本年,提质增产势在必行。”谈到新一年的计划,董事长边书平表示,今年要力争实现哈双基地的成窗年产量达到50万平方米,哈西基地的集成材年产量达5000立方米,两个生产基地联动实现“提质、增产、降本、增效”,通过数字化生产技术优势,将“产能引擎”推上一个新台阶。除了完成销售目标外,公司还要在提质降本、安全生产、售后管理上发力,在团队管理上进一步落实合伙人绩效激励模式,激活个体,提升组织绩效,促进生产,合力达成增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