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落地龙江系列报道之五

一枝一叶“种”关情

□本报记者 周静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要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

就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当天,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2023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栽培技术模式汇编》,其中每个品种的种子选择和要求都非常详细。在玉米的品种选择中,从第三积温带开始,每个积温带都有哈尔滨市益农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农种业)的玉米品种。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哈尔滨市双城区的益农种业。

窗外还是冰天雪地,益农种业综合试验楼内却绿意盈盈。

“这个发芽盒里的苗是昨天刚出来的,这些是前天长出来的。”公司质检部经理王建坤逐一介绍,“这边的已经长了十二三天,其中有7天是在低温箱中生长的,我们要监测它的抗寒性。”

益农种业的母公司益农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梅媚一边细心地观察着这些幼苗一边说:“它们的每一个叶片都蕴含着很多信息,对我们育种人来说非常重要。有时在发芽盒并不能完全看出小苗后期的长势情况,我们就把它移栽到温室里,做后续观察。”

综合试验楼一楼,科研人员采回来的水稻育种材料摆了一地,几个人正在一株一株精心挑选。

“这些材料我们都要一粒一粒过,最后精选出来的种子种到实验田里,通过长势、产量,寻找出病害少、抗倒伏、产量高的那几株,同时我们跟黑龙江大学的分子实验室合作,通过基因编辑对现有品种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良。”梅媚介绍,益农集团每年都要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研发经费,通过自主科研创新、引进、合作育种,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玉米种子品种26个,5个水稻品种,8个大豆品种和2个高粱品种。

“我们家的玉米种子最适合米豆轮作地区,极早熟,后期脱水快,适合机收籽粒。一般轮作后第一年大豆产量能提升10%~15%。”梅媚说,“为了选育生育期更短,适合更北部极早熟地区的玉米新品种,我们正在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合作,利用基因组测序、遗传分析、基因编辑、模型建立等人工智能手段建立数据库模型,缩短育种进程。”

走出安静的综合试验楼,右转就到了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一袋袋从位于西北地区的制种基地运回的种子被投进物料口,在机器内经过一个“大循环”后,就完成了初清、风筛选、比重选、分级、包衣等多道工序,“走出”机器的种子都被包上了鲜艳的外衣,而且整整齐齐地“挤”进袋子里。

“看,我们每个袋子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有双向溯源的作用。”益农集团副总经理巩利指着袋子上的二维码,“用户一扫二维码,就进入我们的溯源系统,直接了解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信息。我们严格按照种子检验标准程序进行检验,全程跟踪、取样、分析、存档备案,对种子活力、水分、纯度、净度、芽率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做到对每批次种子检测、加工有记录,各项指标有记载,入库有登记,位置有标识,切实做到种源、质量可追踪。我们还把栽培技术也关联到这个二维码里,咋种咋收一目了然。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后台追踪到我们的种子是发到哪里,哪个经销商卖的,以及最后是谁在种。”

梅媚抓起一把种子摊在掌心,“你看我们最后选出来的种子,籽粒大小饱满一致,差异都不会超过1毫米,这是为了保证种出来的玉米状态一致,熟期一致,利于机播机收。种子大小如果不一致,含有的能量就不一样,不但生长期会高矮不一,到成熟期含水量也不一样,影响机收脱粒。”

生产车间旁边就是益农种业的成品储藏库,一袋袋种子整齐地码在这里,一辆辆叉车不停往来穿梭。仓库外排了几辆货车,满载后就疾驰而去。自2022年11月起,益农种业进入生产高峰期,每天生产种子110吨左右,检测样品上千份。“前些天忙的时候我们是24小时坚持生产,现在基本每天都在12小时以上。”梅媚说。

工厂旁边,是益农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向农民开放,让他们随时来看各品种长势。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这样的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我省有16家。2022年专家们还评出了玉米、水稻、大豆和非主要农作物等共113个优异品种名单。

“我省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处长李伟介绍,我省每年都会印发《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引导广大农民应用优良食味的水稻品种、高产高蛋白高油大豆品种和高产优质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同时,大力推进种业创新,去年,省财政安排3亿元资金支持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建设,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筑牢种业现代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