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促兴才 口岸人气升

今日绥芬河。

李学富在工作中。

□文/摄 姜丽丽 黄彬 本报记者 杜怀宇

百年口岸绥芬河,是我省对外贸易的重要节点城市,英才兴贸、贸易兴城一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主旋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绥芬河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引育人才、留住人才、善用人才的举措与助力自贸区发展的政策叠加,使这座边贸城市生机勃勃,呈现超高“人”气。

打造“强磁场”

创新机制,按需布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绥芬河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推动自贸区绥芬河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重点领域倾斜,支持引进高精尖人才。除对定向选调生、事业单位引进的硕士毕业生和“双一流”院校本科生一次性给予10万元和8万元购房补贴、每人每月发放700元和500元伙食补助外,对重点企业引进的硕士生、本科生同样给予700元和500元补贴待遇。同时,企业聘用的年薪30万元及以上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给予薪酬奖励最高10万元,用高“含金量”待遇提高人才吸引力。

针对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人才瓶颈,绥芬河市出台了《绥芬河市服务重点企业发展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暂行办法》,建立“政府给身份、企业给待遇”的人才共享机制,按照“统一引进、统一管理、企业点单、市管企用”的原则,帮助重点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打破体制机制屏障,引进人才在企业工作三年后,根据个人意愿可选择去留,畅通了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渠道。

开辟人才“快车道”

引才有诚意,育才有沃土。如今工作在市工信委和城管局的唐佳欢和王子贺夫妇,分别毕业于江苏大学和黑龙江工程学院,他俩相识在绥芬河,相知相爱成为一家人,享受到了绥芬河市引进人才的购房补贴,在边城过着安居生活。

近两年,通过公务员招录、省委选调生引进、招聘大学生到村任职、“雪城优才”招聘等引才载体,绥芬河市每年都常规引进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同时“金凤还巢”人才回归工程的实施,打破了学历、资历、年龄、专业等条框限制,鼓励很多绥芬河籍人回乡发展,2021年一次性引进“金凤”人才100人。

依托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优势,组成引才小组,赴“高校直招”引才,为绥芬河片区引进146名经济贸易、城市规划、计算机、俄语等各种专业的人才。创建产教融合平台,与深圳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9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深入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成立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绥芬河对俄经贸学院,邀请东北林业大学帮助编制《绥芬河木业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企业快速发展。

开展“返家乡·创青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学生到绥芬河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围绕木材产业、集疏运体系等方面开展座谈和调查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形成“互吸”效应

系统规划,完善服务。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优先安排,三年来发放伙食补助、安家费和购房补贴420万元。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按照拎包入住标准,建设人才公寓86套,为130名人才提供住房保障。举办“人才服务月”主题活动,开展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持续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坚持系统谋划、重点突破,持续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形成了系统完善、务实管用、上下衔接的绥芬河片区人才政策体系。

三年来,机关事业单位共引进人才472人,引进了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哈工程等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146名。通过持续引才,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现有机关事业单位40岁以下人员1230人,占机关事业编制总人数的34.05%,缓解了绥芬河片区人才短缺、梯队断档、人才队伍年龄偏大以及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足的问题。引进近万名产业人才就业,形成了自贸片区与人才“互吸”效应。

如今在绥芬河机关企业,能听到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口音。记者了解到,全国首家在综合保税区内投资建设的黑龙江辛巴赫精酿啤酒有限公司近年来招聘了150多人,其中动力车间负责人李学富,在超滤浓水回收方面技术改进曾获得黑龙江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竞赛三等奖”;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张平童,2022年被提拔为市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山西财经大学毕业的赵强被提拔为市经济责任审计中心主任……他们在绥芬河这片沃土上大展宏图,在口岸重镇实现人生价值。

加快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广泛储备创新后备人才,精心培育卓越制造人才,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实施人才培育专项,建设高端产业平台,绥芬河精准施策,让各路人才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