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黑土地的丰产“密码”

集贤县抢抓黄金施工期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杨昕宇 本报记者 潘宏宇

阳春三月,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沉睡了一冬的黑土地轻轻拂下身上的积雪,即将在三江大地绽放。

在集贤县太平镇太岩村的施工现场,多台铲车和钩机挥舞着铁臂搬运石头、抬运土料,进行边坡整形,并通过机械和人工双管齐下加快推进施工进度,在省事省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集贤县农业农村局正紧锣密鼓抢抓春耕前的施工黄金期,针对土地类型精准施策,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度。

田间道路平坦整齐,大小沟渠纵横相连,“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耕地画卷接连展开,这是双鸭山市集贤县多年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抓手。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推动土地适度集中连片统一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进一步改造优化灌溉水网,把泥泞的田间路变成硬化路面,更好应用秸秆还田、绿色防控、物联网、鸭稻共生等现代农业技术。

“过去春怕旱、夏怕虫、秋怕涝,冬天水稻秸秆没处收。如今土肥沃、旱能浇、涝能排、智能杀虫、绿色施肥。秋收没瘪籽儿,亩产过千斤,冬天秸秆回地里,年年丰收准没跑。”提起高标准农田建设,集贤县福利镇高丰村高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德辉用一段顺口溜,将高标准农田的好处说得头头是道。

刘德辉介绍,合作社种植的水稻田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后,灌溉效率至少提升了一倍。“混凝土浇筑的田间渠道走水更畅快,以前很大一部分水肥都顺着沟缝跑了渗了。经过改造后,不漏水不丢肥,仅用肥量就减少20%以上。”刘德辉说。

小账连大账,在高标准农田的作用下,从育苗到收获,水稻种植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技术改善。去年夏天,物联网环境监测更是帮合作社避免了作物病害的发生。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刘德辉记忆犹新:“幸亏县里的技术员用远程监控看出来水稻要闹叶尖枯病,及时教会我们用生物技术防治,水稻才没减产。”

物联网环境监测全天守候,地上有稻田鸭“巡逻”,水下有稻田鱼“除草”,三个好帮手代替农药、化肥,彻底免去除虫、除草环节,让高标准农田更加肥沃。“水稻生长过程的数据实时采集、生长状况实时监控,既保证合作社的稻田高产高效,还保证了水稻的优良品质,让好大米卖上了好价钱。这让我们彻底告别了种地看天吃饭的历史!”刘德辉说。

良田配良法,粮食稳增产。每年集中耕种两万多亩旱田的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更加认可: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合作社带动升昌镇永胜村从小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为村民、村集体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带来了无限“钱”景。

高标准农田究竟“高”在哪儿?集贤县农田建设发展中心主任房月道出了其中的关键:“在农田里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采取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单一措施或综合措施。”房月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灌溉与排水、道路、农田防护与环境保护等工程,项目建成后,农田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田间道路通达率、水资源利用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现在正在施工的项目是侵蚀沟治理谷坊建设,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惠及升昌镇、丰乐镇、太平镇等多个村屯。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度总工程量的85%,可以保证农民春耕生产。”房月说:“今年,集贤县还计划建设村级监控中心及耕地质量监测点,全方位监控墒情、旱情、灾情,开展土壤墒情自动监测,并及时反映耕地土壤健康状况等动态变化。”

以前,农机难进,旱涝靠天,种地费时费工,土地经营少有人问津。如今,打了井、铺了路,还配套建设了各种设施,大型农机来去自如。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将极大改善农业生产和耕作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种地难题解决了,粮食产量也上去了,合作社玉米亩产从500多公斤提高到了700公斤,大豆产量亩产也超过了500斤。”刘明坤说大家都看到了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的好处,十里八乡的种粮大户越来越多了!

集贤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谭金龙表示,今年集贤县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指标11.32万亩,建成后旱田每亩增产80公斤,水田每亩增产20公斤,粮食年增产902.6万公斤,年新增产值2168.2万元,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增收1000余万元。通过这一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集贤县打开了黑土地上的丰产“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