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丰”景美如画。
东湖公园主题游乐园。
圣洁摇篮山景区芝樱花海浪漫盛放。
小城子镇彩云岭铺展宜居新画卷。
锦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周静
3月的北京,两会凝聚民心;3月的宝清,聚力乡村振兴。
清雪扣棚、苗床平整、买种子备农资、修理农机……“我们村大部分村民在半个月前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超半数村民已经完成了种子选购和化肥储备。”宝清县夹信子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宋刚说。这两天,宝清县各乡镇村屯的种植户们深受全国两会鼓舞,抢抓农时,干劲冲天,乡村处处一派繁忙景象,构成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宝清备耕图”。
如何更系统地推进乡村振兴?宝清县委书记徐斌义表示,作为北方粮食生产大县,宝清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势利导、变废为宝,因地制宜、化腐朽为神奇,举全县之力奋力谱写乡村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做好生态湿地、红色教育、北国冰雪、历史文化等文章,红色赋能,多方发力,创新“红色+生态+旅游”,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奋力打造“东北地区排前列,比肩发达省份”的乡村振兴宝清样板。
A
以特色农业“健骨” 守牢大国粮仓
宝清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县域耕地面积759.15万亩,粮食生产面积为634.59万亩,连续16年获得产粮大县奖励,素有“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的美誉。2022年粮食总产量突破5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不断贡献“宝清力量”。
近年来,宝清县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达50万亩,深加工企业21家,总产值20亿元,全面叫响“中国北大荒硒都”地域品牌;大力发展“寒地龙药”,白鲜皮、苍术、芍药和刺五加优质药材种植面积分别为18010亩、8000亩、2002亩和24000亩,培植壮大老龙背林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源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5家,建设中药材加工厂3个,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带动种植户1255户,小城子镇(中药材产业)被列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种植鲜食玉米、杂粮杂豆、蔬菜面积13.4万亩,夹信子镇(蔬菜)被列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年加工食用菌菌包6000万袋;大鹅养殖发展到30万只;亨利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北国粮仓”宝清县,先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资格,被授予“中国‘宝清大白板’南瓜系列产品生产之乡”“中国白鲜皮之乡”称号。
B
以产业振兴“强体” 推进强村富民
“这些已经包装完的整箱鲜食玉米即将出货,发往全国各地。”在宝清县夹信子镇团结村锦团农业公司鲜食玉米加工车间里,总经理李俊介绍,公司2020年建厂,3年来,已有自有种植基地6000余亩,年产能1200余万穗。300多名本村及附近村屯的村民在厂里打工,月收入超4000元。
宝清县夹信子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宋刚说:“自从这个加工车间落户我们村,往年外出务工的本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都不再出远门,在自家门口就能赚到可观的收入,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公司每年向村集体缴纳分红90余万元,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鼓起了村民‘腰包’。”
据了解,宝清县依托县域“万里润达”350万吨粮食仓储、150万吨玉米深加工、30万吨燃料乙醇等产业集聚优势,强力推进山东益生集团200万头生猪繁育养殖加工屠宰一体化项目,加快形成“以工业酒糟饲料化反哺养殖,以养殖废弃物肥料化反哺农业”的循环式、闭合式产业链条。
宝清县委副书记、县长蔡纯意介绍,这两年,宝清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品质、创品牌、拓市场为抓手,坚持把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赋能“原字号”,扎实推进“农头工尾”“粮头食尾”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宝清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理念,将富硒产业作为重点产业纳入全县“四梁八柱”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富硒产业为支撑的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全县建立从田头到发货全过程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溯源原始数据链,引导大型农业企业、食品企业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均衡的系列化产品,全力打造一批富硒产业明星乡镇,带动全县富硒种植村达80个。宝清县富硒产业综合产值从2017年的9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30亿元,农户每公顷增收4000元左右,全域拥有富硒大米、富硒果蔬、富硒食用菌、富硒黑蜂蜜等8大类300余种富硒农产品。带动全县10个乡镇近百个村屯2万人以上投入富硒产业发展,产业兴民效益显著。
C
以科技创新“壮筋” 赋能现代农业
近年来,宝清县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积极投身“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大科研任务,重点解决我国北方水稻产业问题,收集670份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寒地水稻品种资源,创制新种质1000余份,培育新品种新品系110余份,2022年累计示范推广10万余亩;研发的水稻精量播种、叠盘暗出苗技术在黑龙江大面积推广;开展稻田水分管理碳减排模式研究,为碳汇农业提出新的思路;积极引进先进设施农业、大豆产业等专用农业机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5%。
目前,全县通过培训县乡村技术干部,开展田间课堂实地指导种粮大户,推广寒地秸秆全量原位还田缓释多效综合技术。推动稻作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以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D
以人才振兴“造血” 助力“雁归兴业”
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马庆利正在规划乡村产业项目发展目标,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宝清县建设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庆利见证了自己的家乡由“负债村”变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如今他更是干劲满满,对记者介绍着一二三期产业发展规划,希望用3年至5年的时间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农旅融合带动乡村就业的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乡发展。
宝清县积极开展“雁归兴乡”返乡创业推进行动,吸引了越来越多像马庆利一样,用专业和热情在农村挥洒汗水的乡村振兴“追梦人”,为全县乡村振兴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2022年,宝清县累计为乡村引进人才124人,实现大学生村官全覆盖。宝清县还制定了《宝清县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2022-2025年)》,大力培养农村电商、农业机械、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
E
以组织建设“强心” 提升工作质效
雁飞千里靠头雁。宝清县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宝清县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宝清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乡村振兴“1+6”七个工作专班。借村两委换届契机,选派124名优秀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村两委“一肩挑”达到100%。
F
以生态振兴“塑形” 打造“金山银山”
彩云岭文化旅游民俗景区、七星河湿地旅游区等一批生态旅游景区功能日趋完善,翡翠湖矿坑公园、天府休闲滨水游乐景区等生态衍生项目拔地而起,翡翠湖矿坑公园更是通过把“历史包袱”变“发展机遇”、把“废弃矿山”变“金山银山”,成为全国矿山综合修复的典型案例……近年来,宝清县始终坚持以生态的理念打造文旅产业,在变“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为“金山银山”的同时,秉持“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发展理念,突出“全景宝清、全域共建”发展导向,紧抓“文化创新”及“变废为宝”两条主线,通过治理河湖水质、恢复山体植被等系统生态工程,“变废为宝”,把废弃的垃圾场、砂场、荒山、废弃矿坑等打造成景色宜人的旅游胜地,极大地提升了宝清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1年以来,宝清县累计接待游客62.5万人次,旅游收入3.52亿元。
同时,宝清县还加快提升乡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着力补齐乡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坚持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全国首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扶贫”模式,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加快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把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向偏远乡村延伸,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太平村、庄园村、红日村分别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村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和“全国文明村”,宝清县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锚定蓝图,久久为功。徐斌义表示,宝清县将举全县之力,高标准、高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文章。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整体设计,深入实施产业发展提质、生态环境提优、乡风文明提升、基层治理提效、富民强村提速“五大工程”。努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社会安定和谐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为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宝清经验”。
本版图片由宝清县农业农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