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软环境 拼出发展硬实力

□本报记者 赵吉会

“推进服务再升级、政策再优惠,推动重点项目快落地;推进环节再减少、程序再简化,确保民生事项快办理;推进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强化,确保重点举措快见效。”

这是大庆市政协副主席、肇源县委书记迟维喜日前在大庆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所作交流发言的一段话,也为今年肇源县营商环境工作划了重点。去年,肇源县营商环境位列大庆市优秀等次,全省首创的“纳税窗口业务办理时限监管系统”等6个营商环境创新模式收效明显。

在肇源经开区项目服务中心,墙上一块“四到服务”的牌子格外醒目:服务很周到,说到必做到,随叫随时到,不叫不乱到。这既是肇源县在践行亲清政商关系中所提出的口号,也是全县相关部门一直秉承的服务理念。

“今年是肇源县投资建设项目集中爆发年。从去年10月至今,各相关部门一天没松劲,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方式,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快建设。目前前期手续办理等相关工作均已完成,只等4月上旬全面开工。”肇源经开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孔翠峰介绍。

为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全周期服务,肇源县实行领导包联制,从县级和乡镇(部门)两个层面分别建立领导干部包联重点项目工作机制。成立重点项目推进专班,对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按照实际需求实行审批代办,包括企业注册登记、项目核准备案、规划、土地等所有审批事项及要素保障、中介服务等,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立体化保驾护航。

去年4月疫情期间,肇源县重点企业丰源牧业的鲜奶运输出现了堵点,每天直接经济损失60多万元。接到企业求助后,县委县政府特事特办,在符合防疫要求情况下,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将通行证发放到企业手里,并为企业运奶车配备了专门“护航员”,每天准时护送车辆通过大广高速收费站。

近年来,肇源县在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不仅给企业提供优质的资源、优惠的政策和优良的服务,还在企业有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让企业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去年10月,肇源县鲶鱼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鲶鱼沟”商标权作为质押,顺利向银行申请了2400万元贷款。

“这是肇源县创新商标质押模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鲜活案例,也是大庆市商标专用权质押的首单首例首件业务。”肇源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局长崔文超表示。

肇源县精准切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让百姓的事“源”满办。梳理中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178项,在全市首推“源”满办服务模式,以自助办、“码”上办、网上办为载体,24小时“不打烊”,全年向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2.3万件(次)。

创新项目包联模式,让手续的事超前办。为加快项目落地,深入落实并联审批、容缺预审、承诺即开工等工作机制,一个项目配备一个服务专班,助企帮办、全程代办。

创新企业办税模式,让涉税的事提速办。在全省首推“纳税窗口业务办理时限监管系统”,严格落实“首违不罚”“容缺办”“直通办”“预约办”和“错峰办”工作机制,即时办结事项提速35%。

创新行政审批模式,让复杂的事简单办。启动并完成2个乡镇“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18项行政审批事项和33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一枚印章管审批”范围,行政审批服务实现“一门、一网、一次”。

创新人民调解模式,让麻烦的事立即办。创新提出“不动产登记+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动人民调解介入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办理时长从原来的15天缩短到“立等可取”。

肇源县政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