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曹群 钱玺勇 记者韩波)长时间破损的路灯点亮了,乱堆乱倒的垃圾清除了,背街小巷的“颜值”提升了……今年以来,延寿县下足“绣花功”对城区进行精细化管理,紧盯管理盲区、盲点及薄弱环节持续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让小城更有品质、更具活力,助力文明城创建。
日前,记者在延寿县朝阳路通往东华村的河道处看到,曾经随意倾倒而堆积20余年的垃圾堆全部被移除,常年被垃圾掩盖的河道两侧种上了绿植和花草,处于城乡接合部的管理盲区换了“容颜”。途经此地的市民李先生说:“以前夏天路过这里,会有难闻的味道,心里添堵。现在空气清新、满眼绿色,路过这里心情非常舒畅。”
在对主街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延寿县打通小城“神经末梢”,对背街巷道、城乡接合部、出入城口等区域进行重点治理,一条街一条街地彻底清除垃圾堆、煤灰堆等。经过城管部门的艰苦努力,多年来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全部移除。曾经背街背巷堆积垃圾的地方,换上了整齐摆放的垃圾桶;曾经垃圾成山的城乡接合部、围墙下等地方,种上了缤纷的花草。漫步每条背街巷道,街道整洁、路面平坦,小城“颜值”有了极大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满。
近日,记者走进延寿县福山胡同看到,20盏新更换的路灯在夜晚显得格外干净明亮。家住福都小区的居民张女士说:“路灯很长时间不亮了,大概有400米街路没有路灯,夜晚出行十分不便。今年路灯全部重新更换了,途经这里的3000多户居民心里别提多敞亮了。”
坚持创城为民理念,延寿县回应群众关切,下足“绣花功”,一批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相继在创城中得到强化和解决。
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延寿县新建一处规模最大的夜市,美轮美奂的灯饰亮化以及城管部门的精细化管护,活跃了夜经济,让群众对创城惠民有了温暖体验。
延寿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队长丛书武说,下一步,延寿县将以常态化创城为切入点,建立“动态化、网络化、全覆盖”的城管工作机制,采取错时管理、延时管理等举措,让群众从小城的变化和进步中感受幸福、获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