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江 新故事

“这是地震工作者该有的担当”

□张悦 本报记者 彭溢

走进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简称工力所),文化墙上的一幅照片格外引人注目:震后的断壁残垣间,深肤色卷头发的救援人员正围着一位身穿橘黄色国际救援队服的中国专家。这是工力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柏涛,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专家参与指导2003年阿尔及利亚地震现场救援的场景。

他曾带队赴新西兰、澳大利亚、尼泊尔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救援技术演练、地震现场应急救援等。汶川大地震后,他受命第一时间带领研究所10名科技人员,直奔现场救援、开展灾害评估,一干就是九十九个日夜。他曾连任两届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中国国家代表及执行理事,是11位理事中唯一的中国人。他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月30日,孙柏涛荣获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两鬓斑白的学者,他三十余载勤耕不辍。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他仍然奋战在地震科研一线。

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现场,孙柏涛快速判断,排除结构垮塌的各种可能,当机立断指挥救援队用千斤顶,顶起横梁扩大空间,救下了一名妇女。

绵竹市一家汽轮机厂倒塌的一座办公楼底层,埋着10余名职工。建筑倾斜,救援行动受限。作为结构专家,孙柏涛细致勘察后果断判定:楼房暂时处于稳定状态,可迫近救援。在他的指导下,救援队员大胆施救,经过8小时奋战,成功救出第一名幸存者。

映秀镇是震中区,公路阻断,水路也走不通,为得到第一手资料,孙柏涛带人爬山越岭,山下就是翻滚水浪的岷江,他们冒险攀山到了映秀镇。

当有人问他怕不怕时,他说:“一切为了生命,这是地震工作者该有的担当。”

在国内外的百余次地震现场应急救援、灾害调查评估和烈度评定等工作中,孙柏涛积累了大量建筑结构震害实地调查数据和经验。

2017年,孙柏涛联合谢礼立等12位两院院士和30多名业内知名专家,发起成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凝聚全国地震工程优势科技力量,通过实施“韧性城乡”科学计划,发展防震减灾新技术,大幅提高城乡可恢复能力,减轻地震灾害风险。

2019年,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性综合自然灾害风险摸底。孙柏涛团队组建专班研发评估软件系统,建立模型和方法,编制技术标准,支撑完成省、市、县三级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形成了典型经验。

2020年至今,孙柏涛牵头探索开展城市大震巨灾情景构建工作,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评估并应对震灾风险,形成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十余项。

他研发了国内首个向政府、行业、公众免费开放的HAZ-China(灾害-中国)智慧云服务平台。实现了震前、震时、震后全过程、一体化的地震灾害预测、模拟与评估。

他主持并完成了国家973计划课题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3部;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2项。

孙柏涛带领学生们到田间地头、老旧小区,到易损性高、抗震性能差、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调研,详细了解全国不同地域房屋的建造特点,分析讲解房屋的每一个细节,以身作则,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学生们都说:“我们在孙老师身上学知识,更学他的做人。”他们不会忘记孙老师的教诲,“用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灾害抗争是我们必须要做的选择,也是最明智的选择。国家把这副担子交给我们,很重,我们必须承担。”目前,孙柏涛已培养出博士18人,硕士48人。

这种精神浸润着青年学子,心怀责任与梦想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一批优秀学生成为了国家抗震事业“排头兵”、科研创新“挑担人”。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后两次入选中国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并荣获“第三届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三十载春华秋实。孙柏涛以一颗赤诚之心,诠释着对国家科研事业的忠诚,还有那份对人民生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