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大家谈

解放思想 竞标争先 激活佳木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共佳木斯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佳木斯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解放思想作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金钥匙”,以“学案例、找差距、建机制、办实事”为主线,在全市上下持续掀起解放思想攻坚热潮,全力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干、企业敢闯、群众敢首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佳木斯篇章提供思想引领、疏浚活力之源。

学习先进、蓄势赋能,观念一变天地新。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坚持向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看齐,以案例剖析、考察学习、“外脑”授课等方式,主动学习借鉴先进体制机制,培育新思维观念、树立新发展理念。一是把学好用好《解放思想案例选编》作为解放思想、提升能力的重要抓手,市委中心组学习借鉴江苏徐州老工业转型“加减乘除”法等典型案例,围绕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谋划推出“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集中力量打造产业梯次发展新格局。二是坚持把“走出去、学回来”作为开拓视野、汲取经验的重要举措,先后深入南京、宁波等地考察学习重点项目128个,结合长沙数字政府、郑州经开区物流园管理、芜湖为企服务等先进做法提出借鉴思路80余条。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省内重点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打造环佳木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成立黑龙江省佳木斯智能农机产业联盟,吸引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支机构落户我市。三是把善用“外脑”作为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关键一招”,携手哈工大举办为期6天的推动振兴发展专题研讨班,邀请国研高端智库加入解放思想专题研讨,围绕一体推进口腔医学科教、口腔医疗、口腔产业、口腔服务“四个高地”建设,先后举办高端论坛1次、出台规划性文件5个、达成合作意向16项,全力发展数字生物医疗产业,打造“中国牙城”品牌。

检视整改、根除顽疾,动真碰硬招法实。各级领导干部勇于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一是坚持刀刃向内自我查摆检视,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以调研、接访、问卷、走流程等方式深挖各领域突出问题,召开问题剖析会,查摆市级层面问题19个,县区、市直、乡镇(社区)层面892个,细化整改举措、落实责任分工,逐条逐项按月推进、销号管理。二是直面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市委统筹开展“三联三问三解”调研和“解放思想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办事大厅、基层单位和镇村一线,全面了解群众和企业诉求,建立涵盖环境污染、供暖供水、安全生产等146个领域的问题清单,坚持“月督导、季通报”,定期批示、挂牌督办,强力推进各项整改工作落细落实。三是发挥社会监督重要作用,依托《行风热线》《行风在线》等栏目平台,打造“暗访+电视问政+回访”监督报道机制,邀请市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等职能部门领导开展电视问政20余场,通过暗访揭短亮丑、市民现场提问、跟踪回访反馈等方式,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做到群众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厚植沃土万业兴。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坚持在培育创新机制上做好文章、下足功夫,用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释放动能。一是强化改革创新顶层设计。围绕经济体制创新、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创新社会治理等领域创新突破等重大课题,成立7个改革创新专项工作组,以课题调研模式推动制度创新研究。目前,对俄经贸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打造全省首家“无证明城市”等45项重点调研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创新“资源库”不断完善。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做到“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消除一个病根”。聚焦执行政策、畅通机制、优化流程等方面的“断点堵点”,出台促进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30条举措,常态化落实政企早餐会、领导包联、服务专员等工作机制,探索推出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工程竣工验收“一书通用”、就业促进“五单制”等创新制度50条,将工商登记等8项企业开办服务事项压缩至1个环节、1套材料办理、2个小时内办结,全市依申请权力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总投资5亿元的锦泰数字光电产业园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28天,“佳木斯速度”屡创新高。三是打造基层制度创新示范点,率先在全省探索系统集成改革,桦南县、郊区入选全省首批县、区系统集成改革试点;创新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郊区法院在全省首创“共享法庭”160家,经验做法被省高院刊发推广;对全市网格赋予数字码和末位识别码,实现网格精细化管理,吸引8个市地来佳木斯市考察学习,推动全市改革创新向更高水平迈进。

今年上半年,佳木斯各县(市)区、各部门共获得争先创优成果982项,较去年同期增长344%,其中国家(部委)级表彰奖励204项,同比增长386%;成功招引年产值11.7亿元的圣元谱华威乳品加工二期项目,投资15亿元的潍柴北大荒高端智能农机生产基地和总投资2.8亿元的主氦风机重大立市产业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实现晋位争先数量、质量“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