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上“龙头新闻” 看“学思想·理论大家谈”
那丹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重要任务和战略举措,加快推进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纵观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历程,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是决定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反映了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大趋势。这就要求我们顺应产业发展大势,统筹抓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本钱。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因此,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
我省产业门类齐全,具备产业振兴的基础和优势。我省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我省谋划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不断激活存量、做大做优增量,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带动经济增长。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扩张,形成新的发展引擎,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我省大力发展“四大经济”,努力打造数字经济新蓝海,建设生物经济新基地,树立冰雪经济新标杆,形成创意设计新高地。只要敢于无中生有,善于有中生新,就一定能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我省很多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赋能升级传统产业;推动优质农副产品加工高端化、集群式发展,不断延长壮大产业链;打造一批跨境加工基地和国际营销中心,支持纺织服装等轻工产业突破发展;加大医药产业研发投入,鼓励医药企业增品种、增效益,推动龙江传统优势产业涅槃重生。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引擎。我省要打造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一批新增长动能,着力培育稳定经济增长的优质主体。通过延长石墨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快哈飞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研发制造、临空航空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新型显示、半导体材料、卫星制造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自主可控、国内一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等,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
打造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是建成结构更高端、发展更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前提。我省要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工程,着力打造重点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着力点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准确把握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规律、时代特点与建设要求,顺应产业发展大势,加快提升产业生存力、竞争力、持续力。
推动创新驱动与发展实体经济相结合。创新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我省要勇于创新,始终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坚持“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强化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对接融合,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我省要以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数字应用示范,发展以数据应用为核心的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等新产业,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
推动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加力推进5G、千兆城市、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冰雪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加快布局充电基础设施,完善跨境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