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观察

聚力推进民生工程 共建共享幸福绥芬河

初秋绥芬河。

老旧小区改造新貌。

城市夜经济。

自助办税大厅。

□文/摄 田晓慧 本报记者 杜怀宇

今年年初,绥芬河市确定十件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涵盖老旧小区改造、社会管理赋能、优化便民服务等十方面43项内容。各部门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资金保障、目标管理、制度创新等举措,通力合作,全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实施,在共建共享“幸福绥芬河”目标上实现新提升。

城市建设高品位推进

绥芬河市高品位推进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休闲娱乐景观增多,绿化美化亮化持续提升,城市面貌发生大变化。而城市蝶变的背后,是绥芬河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体现。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0个,面积2.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86户,计划总投资1371.15万元。绥芬河市住建局紧扣群众需求,对拟改造的老旧小区开展全面体检,深入走访群众,了解亟待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按照“一小区一对策”合理确定改造内容、改造方案,从楼体、室外配套设施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把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目前,老旧小区改造正如火如荼进行中,预计10月全部完工。

该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和人民生活需要,利用城区闲置空地,稳步推进新建公园绿地建设,公园基础设施持续提质升级。如今,各大公园里设施齐全,树木郁郁葱葱,鲜花竞相绽放,一片生机勃勃。闻花香、赏美景,锻炼休闲两不误,在公园附近居住的李阿姨说:“每天推开窗,第一眼就看到一片花海,心就跟花儿一样美。约上朋友在公园里散步、拍照,别提多高兴了。”

城市建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了生态底色,让市民们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的红利。

城市管理迈向精细化

要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就要规范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绥芬河市城管局秉持“发展经济、社会治理、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原则,灵活执法、温润执法,拿出“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制定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实施方案,开展早市专项治理行动。对早市摊位按蔬菜类、水果类、副食类、农产品类、早餐类5个区域重新划分,260余个摊位井然有序,安排专人监管,有效规范了早市环境秩序。

针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问题,经过实地调研,划定临时摊位130个,引导商贩到指定区域经营,即解决了商贩的经营问题,也方便了居民生活,更解决了脏乱差和阻塞交通等问题。

为进一步提振市民消费活力,该市将“后备箱集市”引入全新的经营业态,市民均可参与其中。城管部门安排工作人员维持集市秩序,市容保洁人员随时跟进,及时清理垃圾。“后备箱集市”经营近两个月,售卖的商品涵盖美食、DIY手工制作、图书、冷饮、特色饰品等,深受消费者喜爱,人气兴旺。

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和城市品质,以城管之力助推经济发展。

城市服务快捷又便利

走进绥芬河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的智慧办税厅,整齐摆放着一排的综合办税自助终端机。通过终端机,纳税人可以24小时办理发票申领、发票验旧、报税清卡、申报纳税、智能取件等业务,享受全新办税体验。

绥芬河市营商局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为突破口,探索新型服务模式,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在增设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设备后,积极拓展“互联网+住房公积金”“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等网办业务,免去企业、群众在各部门机构间多头申请、多次往返的麻烦,打造“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办事不求人”的便利服务环境,推动各项政务服务提档升级,真正按下了利企便民的快捷键。

“真没想到现在跨省办理户政业务这么方便,不用本人来回跑了,太感谢了!”辽宁的刘女士通过户政业务“跨省通办”,顺利为孩子办理了身份证首次申领业务。

截至目前,已有64人次通过“跨省通办”业务成功办理了户籍和居民身份证业务,切实解决了异地群众“来回跑”“折返跑”的实际困难,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方便,这是绥芬河人的共同感受。一座有温度更有靓度的百年口岸城市,正在展露新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