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
村民杨春贵脸上洋溢着笑意。
龙王庙村村民赵志山家的水毁房屋正在重建。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灾区群众,始终同大家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希望乡亲们在党组织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 薛婧 李爱民 邢汉夫 韩波
初秋,明媚阳光照耀大地。在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穿村而过的G229国道两侧,房屋错落,庭院整洁,农机具泛着光亮。如果不是走近仔细查看到墙体上的痕迹,很难察觉这是一个月前刚刚遭受较为严重洪涝灾害的村庄。
尚志市,以抗日英雄赵尚志名字命名,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耕地面积超340万亩,去年粮食产量突破27亿斤,是全国产粮大县。
今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尚志市遭受洪涝灾害。龙王庙村位于尚志市西南,村北毗邻大泥河,村东临近小泥河,两条河流在村北侧交汇,最终汇入拉林河。洪灾期间,龙王庙村受灾较为严重。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洪水过后,尚志市、乡、村三级迅速组织灾后重建,国家、省和哈尔滨市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援,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推动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
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龙王庙村,查看水稻受灾情况和水毁房屋重建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灾区群众,始终同大家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希望乡亲们在党组织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殷殷嘱托,深深感染和激励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并化成砥砺奋进、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澎湃动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灾后恢复重建加速度
9月7日午后,记者见到龙王庙村村民杨春贵时,他还沉浸在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中。
“我正在院子里干活时,看到一群人走了进来,没想到是总书记,我激动地说了句‘总书记好!’”杨春贵回忆说,这时有人介绍,“这是老杨。”紧接着,总书记亲切地说:“老杨,我上你家看看。”
在院子里的两台农机车前,总书记问杨春贵是否都会开;走进屋内,看到崭新的灶台和锅炉并排搭建,总书记询问供暖温度能否保障;看到地上铺着纸壳,总书记问地面是否铺了瓷砖;走进卧室,看到搭起了大炕,总书记问家具有没有;透过窗户,看到后院的房屋,总书记问那里住的是谁,房屋受损重不重……总书记边看边问,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关心。
“总书记和蔼可亲,像唠家常一样,特别细致地询问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家里有几口人,种多少亩地,每年收入多少,这次受灾土地损失大不大,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损失等。”杨春贵说,总书记细致入微的关怀,让他心底里涌动着阵阵暖流。
“我们村的村民8月2日晚就全部转移了,没有伤亡。8月5日,洪水消退后,我们组织村民返家进行灾后重建。”龙王庙村党支部书记郭洪友告诉记者,从转移村民到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个月零两天里,每天都很忙碌,但当9月7日见到总书记那一刻、听到总书记那一句“你们辛苦了”的时候,幸福感驱散了身体的疲惫,所有付出都化成了信心和力量。
一个月零两天,龙王庙村发生了显著变化。催生这一变化的是来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力量。
尚志市抽调800余名市直部门及镇村干部,组建163支防洪救灾工作队进驻村屯、社区,为群众送去“四个一”(一句温暖的话、一份爱心物资、一本民情日记、一本灾情台账),因情施策制定恢复重建方案,为兑现政策奠定基础。
利用爱心资金和社会捐助,为受损严重家庭发放电饭煲、电炒勺等“家电大礼包”,解决生活必需品短缺等问题,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开展“恢复生产生活、共建美好家园”帮扶活动,市级四大班子齐上阵,带领全市党政机关干部深入受灾乡镇村屯和群众家中清除淤泥、修整庭院、打扫屋子,全力以赴重建家园。
市直单位对口包联受灾村屯,“一对一”对口帮扶,随时帮助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家院子就能收拾得这么整齐、房屋能修缮到现在这个程度,多亏各级干部帮着干,要是光靠我们两口人肯定不能这么快。”杨春贵满怀感激地说。
“我家房子受损了,重新修缮一新,生活水平也提档了。”在杨春贵看来,灾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重建美好家园 让受灾群众尽早住上暖屋子
龙王庙村村民赵志山家的水毁房屋正在重建。“东北冬季来得早、时间长,要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李德伟回想起来自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满怀感动,充满干劲儿。
这座临近稻田的重建房屋,墙体已近两米高。“总书记走进来,亲切询问房子是什么结构的,这里有没有火墙,了解各房间的用途和房屋质量控制,还仔细看了这栋68平方米新建房的户型图。我一一回答。”李德伟说,总书记问得详细,得知是国企作为承建方参与灾后重建,一再嘱托要尽量抢工期,保证房屋质量,让受灾群众尽早住上暖屋子。
洪涝灾害造成尚志市基础设施和群众房屋出现不同程度损毁。洪水消退后,灾后重建立即启动。仅用三天时间,尚志市电力、通信、燃气迅速恢复,道路、桥涵清障抢修畅通。随后对受灾房屋进行受损等级鉴定,不具备居住条件的房屋,帮助群众解决临时居住问题,紧锣密鼓修复通村通屯桥涵道路、水利设施及农田基础设施。
总书记沿着龙王庙村街道步行察看两旁受损房屋、基础设施修复重建进展。陪同的尚志市委书记刘海涛说,了解到道路两旁农户家中栅栏被水冲走,又换上了新栅栏,道路两侧排水设施已修复畅通,总书记提出希望,要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把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大小事情考虑得更细致、更周全一些,不留一丝纰漏。
灾后重建伊始,尚志市第一时间把过水房屋全部进行鉴定。根据百姓意愿,自由选择购买、新建、自建或代建房屋,引入国企参与住房重建,让群众省心省事,降成本、保进度。
李德伟说,公司承担了尚志市57座房屋的灾后重建,加班加点、交替施工,要用最快速度、最好质量,让群众在冬季来临前尽早住新家。
老街基乡党委书记刘瑞鑫说,不少老百姓没经历过房屋重建,尚志市住建局设计了70、80和90平方米三种户型,拿出设计图纸,对地基详图进行标注标识,供农户参考。修缮房屋先测房梁强度,坚决保障百姓住房安全。
“群众看到正在维修的房屋、正在修缮的家园,房子更好了,环境整洁干净了,基础设施提升了。村民抗灾自救更有精气神。”刘瑞鑫说。
刘海涛说,总书记的嘱托,饱含人民情怀。对受灾地区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仅挂在心上,也让我们抓在手上,要求我们提前谋划,把灾后恢复重建再抓紧抓实抓细,圆满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抢抓农时 最大程度减少农业因灾损失
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龙王庙村,一下车就直奔农田。
站在田边,总书记俯身察看水稻长势,询问受灾情况。
“总书记听灾情、话产量、问收益,叮嘱一定要最大程度减少农业因灾损失。”刘海涛对总书记关心的每一个问题,都一一翔实汇报。
受灾时因裹挟泥沙看上去颜色发黑的稻田,现在已现浓浓绿意。“洪水退去后,尚志市政府第一时间安排农业专家指导我们如何排涝,降低农作物的水淹时间。”郭洪友告诉记者,龙王庙村共有农田1.76万亩,因为天然的地理优势,水稻种植达1.67万亩。灾情发生后,虽然对粮食产量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市里组织专家来指导灾后农作物的管理工作,镇里第一时间联系保险部门,核实水稻受灾面积并进行先行赔付,将灾情对农户的影响降至最低。
总书记察看稻田时的一举一动,郭洪友历历在目。“真没想到,总书记会顶着大太阳来田里看水稻,关心受灾稻田。”9月7日下午,郭洪友来到总书记曾经驻足的地块,这里的水稻已进入成熟期,盘算着如何颗粒归仓。
“以往都是隔着屏幕看总书记,‘今天这样近距离感受总书记的关怀,作为一名农民,我感到莫大的鼓舞,信心倍增。”望着正在成熟的水稻,郭洪友说,预计10月初可以收割,产量还要等到秋收后才能确定,但地在、人在,希望就在,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做好秋收工作,为明年春耕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种出更多的好粮食。
记者来到村民于成龙家时,他正拿着扳手、钳子等工具,对农机具进行维护和保养,仔细检查关键零部件使用情况。于成龙是龙王庙村的种粮大户,家里180亩地有部分农田被淹,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也有不同程度过水。“洪水退后,返回家第一时间对浸水的农机具所有零件拆卸下来,进行晾晒、清理及换油。”于成龙说,现在他正在进行最后的检修,他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秋收,最大程度减少农业因灾损失。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灾情发生以来,尚志市农业部门第一时间成立6个技术小组,奔赴全市17个乡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灾情、不同需求,分类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动员群众开展抗灾自救,排涝晾墒,落实各类农作物扶苗、洗苗,喷施叶面肥、生长剂等田间管理措施,促进受灾作物苗情转化,尽快恢复生长,最大限度降低灾后损失,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重建工作。
牢记殷殷嘱托 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看到总书记来了,在龙王庙村路旁的村民和施工人员纷纷围拢过来,向总书记问好。
大家围在总书记身边,全神贯注地倾听总书记讲话。临行前,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我牵挂受灾的地方。在咱们中国,人民群众遇到困难,还是要发挥我们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全力支持。”
总书记话音刚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群众激动的心情化作“谢谢总书记”的真挚话语。
“总书记的嘱托,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这是群众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共识。
亲切关怀,殷殷嘱托,化作奔向新生活的不懈动力。
目送总书记一行离开,杨春贵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总书记真挚的话语激励着这位朴实的农家汉子,他定下两个小目标:一是把家里的房子装修得更好,带着老婆孩子一起住进新家;二是做好秋收前准备,应收尽收。秋收后,再像往年一样出去打工。“只要双手勤快,日子肯定越过越好。”杨春贵说。
亲切关怀,殷殷嘱托,化作项目建设的加速器。
“我们会牢记总书记嘱托,体现国企担当,勇担社会责任,保质保量完成参建的安置房及其他灾后重建项目,用最短时间,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李德伟说,接下来,他们会采取流水作业方式,根据项目进度加派人员,目的就一个,在冬歇前完成所有任务。
亲切关怀,殷殷嘱托,化作灾后重建的强大动能。
“总书记的嘱托催人奋进。”刘海涛说,总书记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百姓生产生活上一些针头线脑的事儿,他都挂在心上。
“眼前,池埂子、田间路以及涵管被洪水冲毁的非常多,政府将牵头,市、乡、村一起动手进行修复,以保证今年秋收百姓能进地收割,同时为明年备春耕铺好路。”刘海涛说,“把灾后重建工作抓紧抓实抓细,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将通过灾后重建实现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双提升,让群众生活更有奔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亲切关怀,殷殷嘱托,化作催人奋进的号角。
9月8日,记者再次见到刘瑞鑫时,他正有序推进各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刘瑞鑫介绍,洪水侵袭,让大泥桥成了危桥。近日,乡政府将拆除大泥河主桥,新建一座宽12米、长30米的新桥,升级后的桥梁不仅坚固,通行能力也将提升。“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利用好龙王庙村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优势,建米厂,打品牌,促振兴,优乡村。”龙王庙村未来的发展蓝图在刘瑞鑫心中已变得无比清晰。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蒋国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