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攀科研高峰

为兴海报国贡献智慧力量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

哈工程教师在全海深AUV“悟空号”前交流。

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

哈工程教师介绍科研装置。

学生参观哈军工纪念馆。

“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本报记者 赵一诺 霍营 蒋平 见习记者 周姿杉

1953年9月,哈尔滨。一阵嘹亮的军号声打破宁静,我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教育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正式建立。

70年后的今天,熟悉的军号声再次回荡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仿佛在提醒学子不忘来时路,走好新征程。

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哈军工纪念馆、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他指出,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谆谆话语,掷地有声,让现场师生振奋不已。大家纷纷表示,将始终传承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瞄准国家需求,勇于开拓创新、锤炼扎实本领,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满怀激情、破浪前行,奏响兴海强国的嘹亮号角。

担起育人育才、谋海济国使命

初秋的哈工程校园,楼宇气势巍然,树木亭亭如盖。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哈军工纪念馆。纪念馆展厅呈现了哈军工创建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1953年,哈军工在炮火中催生,在新中国国防技术现代化起步伊始,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责任与重担,为我国国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哈军工纪念馆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不仅是哈军工历史的见证,更是哈军工人谋海济国的真实写照。

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令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高岩倍感振奋:“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催人奋进,我们要把总书记的关怀与嘱托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命题中担使命,在‘两个大局’发展大势中找方位,在一以贯之改革创新中求突破。”

“此次作为讲解员,能够为总书记介绍哈军工纪念馆,我感到非常荣幸。”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的语气仍难掩激动。

我国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我国第一艘气垫船、我国第一艘水翼快艇……哈军工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创造了多个“共和国第一”。办学70年,完成了数百项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总书记认真聆听讲解,在写有哈军工“六个始终”的红色展板前,久久凝思。

“以忠诚为灵魂,以工学为境界,以海防为特色”的哈工程校园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浸润塑造了哈工程学子独特的精神气质。

在哈军工优良传统指引下,哈工程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担起育人育才、谋海济国的使命,开启了建设船海核领域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航程。

“交流时,总书记对于学校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提出了明确要求。”姚郁表示,站在建校70年的新起点上,哈工程一定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传承发扬好哈军工优良传统,彰显学校“三海一核”办学特色,更好服务于国家国防建设,服务于龙江经济社会发展。

“总书记非常关心我们青年一代成长,勉励我们要做奋斗拼搏的一代。”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诸葛运恒说,他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发扬、传承哈军工的优良传统,为兴海报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术研究走在国际第一方阵

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与师生代表亲切交谈。“我们通过自主创新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应用得到了总书记的认可。”船舶工程学院80后教授孙龙泉难掩内心激动。

在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的中心实验室,孙龙泉向总书记介绍了中心的建设发展情况。这里陈设着200台实验设备和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相关设备实现了国内首个“一次减压,连续实验”的大型水动力试验。同时,随着实验系统优化升级,还可逐步实现“一人指挥、自动实验”的全自动实验流程,大幅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成本。

“团队老中青三代人,围绕水动力学方向进行了70年探索,我们的目标是做跨介质动力学的国际前沿,为装备支撑提供基础贡献,以高水平基础研究支撑大国重器的研制,以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服务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孙龙泉说。

回想起自己十余年的科研经历,孙龙泉认为,想要真正破解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难题,就应踏踏实实从基础研究入手,注重原始创新。

沿着导师姚熊亮的开拓方向,孙龙泉从读博起便从事跨介质动力学方向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科研攻关,为我国新型高速运载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海洋孕育生命、连通世界、促进发展。“走科技强国和海洋强国道路,就必须要在优势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弯道超车’。”作为我国水声工程领域知名专家、水下矢量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先行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教授杨德森已在此领域耕耘了46载。他曾带领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矢量声呐,被称作“二十世纪中国水声界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使我国声呐技术产生了革命性进步”。

“总书记的到来让我们感到一种奋进向上的力量。”杨德森院士说,在教师节临近之际,总书记祝全国广大教师节日快乐,这对于龙江教育工作者是莫大的鼓舞。

70年来,在远离大海的黑龙江哈尔滨,在地处高寒地带的中国东北角,一代代哈工程人以服务国家“三海一核”领域战略需求为使命,以“敢为必成”的信念接续奋斗、集智攻关,不临大海却深谙大海,创新并打造了一批批国之重器,为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贡献了力量与智慧。

杨德森院士说:“只有把自身前途命运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我们几代人的坚守,在水下信息方面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我们一定不负总书记嘱托,把我们国家的水下信息研究事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流的‘水下功夫’和永不褪色的‘国家队’。”

随着我国船海事业不断发展,哈工程水动力学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深耕开拓。在姚熊亮、张阿漫、倪宝玉等多位教授牵头下,跨介质流体动力学、气泡动力学、冰区水动力学等成为国内先进水平的代表。

今年6月30日,由学校自主设计研发的我国首艘数字孪生智能科研试验船“海豚1”在烟台蓬莱港交付并首航。近年来,哈工程研制的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助力“华龙一号”达到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全球首套数值水池虚拟试验系统实现我国船舶CFD软件自主可控,水下定位系统保障“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精准定位……短短几年间,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哈工程不断亮出服务国家战略的特色名片。

在兴海报国的征途中破浪前行

70年前,船舶水动力学科在这里诞生,成为我国重要的学术阵地;70年间,诸多船舶工业领域的骨干人才从这里走出,多个研究方向成为国家优势学科。

水动力学是支撑船舶和海洋结构物安全航行的基石。自建校之初,哈工程便着眼“水下功夫”,我国第一艘水翼试验快艇试验船、第一艘小型水动力试验潜艇都从这里诞生。

我国船海事业不断发展,哈工程水动力学团队一直坚持自主创新、深耕开拓。水声工程学院教授乔钢说:“哈工程几代人只做一件事,让我国学术研究走在国际第一方阵。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哈工程人以‘为船、为海、为国防’为使命,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在兴海报国的征途中破浪前行。”

乔钢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水声领域的研究方向继续开拓创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总书记语重心长地鼓励我们,要继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令人振奋、备受鼓舞。”站在哈工程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实验室内,张伟教授心潮澎湃。他认为,几代人接续传承哈军工优良传统,面向国家需要打造水下潜器。“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感到目标更加清晰了,未来将踔厉奋发,深耕潜器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为国家需要打造更多国之重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姚郁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激发了前行动力,让我们深感肩上有责任、脚下有力量。踏上新征程,哈工程将以许党报国、绝对忠诚的初心,奋力打造船海核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苏强 见习记者 周姿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