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年人才成长导航

哈尔滨工程大学有这样一支教师团队

□本报记者 赵一诺

对于哈工程智能学院先进船舶导航与航海保障技术创新团队来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他们的不懈追求。作为一支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团队,“如何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如何肩负新时代立德树人使命”是团队带头人赵玉新和同事们时刻都在思考的重要命题。他们培养出的毕业生广泛就业于船舶、航天、航空等领域科研院所及国内外知名院校,团队先后获评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

育人为本 科研先行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只有与时俱进,保持知识的更新迭代,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对于科研育人,赵玉新有着自己的思考,对团队的发展也有清醒的认识。“团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紧跟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面向基础前沿问题,攻克核心关键技术,这样才能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输送后备人才。”

为此,团队加速人才引进,不断更新团队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技术突破和研究方向。

201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光学物理专业的杨柳博士加入团队,将团队传统的光纤陀螺技术结合量子光学,往小型化、芯片化方向发展,开展微集成光学陀螺仪研究工作。2020年,于德国蒂宾根大学毕业的林建新博士加入团队,成为团队布局仪器学科前沿方向的新生力量,主要开展高温超导纳米超导量子器件研究,开辟了新型传感器方向。

“我们会定期召开闭门研讨会,结合国家和行业需求,不断梳理学术技术体系,将长期战略目标与近期需攻克的关键技术相统一,并以此牵引确立研究生课题,让学生的成长与团队的发展紧密结合。”赵玉新表示,作为高校的科研团队,培养出能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根本任务。

以项目为牵引 化兴趣为方向

以科研项目为牵引,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团队的一贯做法。

“原先我们让学生都参与到装备研制的项目中,但是我们发现当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的时候,过早地参与工程项目并不利于他的长远发展。”张勇刚说。因此,逐渐让学生转向基础研究类项目,通过项目牵引科学问题,让学生研究科学问题而不仅仅是某项具体技术,是团队育人方式的转变。“把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紧密结合,让团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都能走得更远。”

同时,团队教师会从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出发,依托不同类型的项目来培养。“喜欢做基础科研的学生可以面向科技前沿,多做偏基础的研究;对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面向国家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参与技术攻关项目……”从学生时期就进入团队、如今已是国家级青年人才的青年教师黄玉龙正是在如此因材施教的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在学生时期,导师张勇刚就注意到他对基础研究很感兴趣,因此,引导他多参与到面向前沿方向的科研项目中去。

青年教师邓雄同样是从学生时期就跟随导师赵玉新参与团队的科研项目。邓雄本科专业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刚读研究生时对于海洋技术了解甚少,但在接触到一个海洋相关的科研项目后对海洋环境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会根据我们的意愿和个人能力,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科研方向。”邓雄的同学很多选择导航方向,他则因为对海洋环境感兴趣而转向业务化海洋学方向,并通过与国际顶尖学术大师联合培养获得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0年入职团队后成为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技术方向的骨干力量。

传承育人文化 永葆创新活力

坚持以学生成长为本,在科研中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是团队几代人积淀的育人文化。师从团队创始人、我国海洋运载器组合导航系统开创者郝燕玲教授,赵玉新从恩师身上继承了“学以致用”的科研理念和“专注坚持”的敬业精神。如今,赵玉新的学生大部分都投身国防事业,并且很快就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踏实肯干、能吃苦、团结人,这些特质让他们在所从事的领域里行稳致远。传承的薪火,绵延不绝。在2020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获奖名单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一支青年创新团队赫然在列,其中有3名成员都出自赵玉新“门下”。

同时,赵玉新也十分重视培育团队的新生力量,认为这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团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多交流平台,也提供了很多机会提升我们的组织力、领导力等,帮助我们从各个维度完善自己。”林建新很喜欢团队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很快。”

“从梳理科研方向到科研能力传授,团队对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大。”邓雄很庆幸,自己身后站着专家“智囊团”。“老一代的周卫东教授、卢志忠教授等,以及中生代的赵玉新教授、奔粤阳教授、张勇刚教授、徐博教授、何忠杰教授等都会毫无保留地分享他们的经验,提供相应指导。”

“我刚进入团队时,因为学科差异较大,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较迷茫,赵玉新老师、张勇刚老师经常与我探讨如何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杨柳在经过一段磨合期后,在新型微集成光学陀螺仪领域取得突破。

不仅在科研上有支持,在育人中遇到困惑,团队的前辈老师们也会给出自己独到的经验。刚刚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杨柳一开始还有些惶惑,在得到了团队其他教师的建议后,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方面越发得心应手。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都是为了提升团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团队服务国家和行业需求的能力。”在赵玉新看来,青年强则国家强,团队要想成为“常青树”,就要不断培养出能够服务强国强军需要、勇攀科学高峰的科技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