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化赋能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化转型

□周爽 夏志远 李思思

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末端综合服务平台,社区承担着街道、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任务,其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程度不但是居民的诉求,也是中国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的必然途径。数字化赋能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可实现精准识别、精准供给、精准管理、精准评价,在数字化实践中实现精准化转型。使用数字技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能突破时空限制,在共建共享中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的完善深化多元协同、拓展实践场域,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全方位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高质量实践精准化转型。

精准识别,资源共享奠定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亦是服务主体寻求的实践方向。数字化赋能下,各类主体能实现共建共享,全面收集社区居民需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精准识别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奠定精准化转型的现实基础。其一,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可从居民日常生活、公共文化活动等现状出发,全方位收集居民相关信息,使用数字化平台和相关技术分析其文化活动行为及兴趣偏好,将相关信息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数据,实现精准识别。其二,工作者可从信息收集、资源整合中发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向,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确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数量和时间,为精准化转型奠定现实基础。

精准供给,供需平衡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工作者需以供需平衡为立足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全方位、高质量促进精准化转型。一方面,社区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在多部门、各主体的协同中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力求全方位满足居民需求,实现精准供给。尤其是在数字化赋能视角下,社区应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密切各部门协作,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多元化供给,助推精准化转型。另一方面,立足现有资源,社区应带动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创新文化服务形式、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精准满足居民的差异化需求。例如,社区可从退休干部、文化专业人士出发,带动其使用数字化技术创新设计文化服务产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升文化服务的精准度。

精准管理,多元协同强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化转型离不开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的引导,更离不开多元文化机构的协同参与。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多元机构都是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主体,各方主体可在数字化平台中实现深度协同,在共建共享中促进精准管理。为此,社区应重视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能力,为精准化转型注入多元活力。例如,社区可与高校图书馆协作,激发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同时与地区部分高校深度合作,建立联合管理平台,制定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以特色数字化平台为支撑,协同为读者服务。在平台中,居民在注册读者信息、完成身份认证后,便可在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任一高校图书馆享受服务,包括查阅信息、检索资料、线上借阅、读者交流等,各高校图书馆也能通过平台处理相关事务,实现精准管理,全方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精准评价,高质量实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转型。居民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也是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其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的参与度、满意度等反映出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数字化赋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转型,社区也应强调评价的精准性,以评促改,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其一,社区应借助数字化技术全面监测公共文化服务实践过程,准确掌握工作者及居民的参与度,动态化呈现服务过程,精准化分析活动数据,奠定精准评价的信息基础。其二,社区应建立精准化的评价指标,面向具有广泛性的社区居民,考核公共文化服务各类活动的内容、方式、水平、效果等因素,以针对性评价指标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其三,社区应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在数字化平台上设置专属的评价板块,为各类主体参与评价提供便利,提升服务评价的时效性,最终形成精准性评价结果。

作者周爽系天津商业大学讲师

作者夏志远系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

作者李思思系唐山师范学院讲师

本文系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晏阳初社会思想及其乡民现代性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的考察”(20YJC840032);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意蕴、作用机理与实施路径研究”(BJS202305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