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料造粒机组。
生产装置。
□文/摄 本报记者 刘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蓝图在东北地区和黑龙江实践的战略引领。大庆市立足工业基础优势、顺应产业变革大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全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从大庆石化到大庆海鼎,每天超过200吨的丙烯原材料经过7公里的专用金属管廊,伴随液态、气态、固态的多次转化,最终成为直径2毫米左右的白色固体颗粒——聚丙烯,装车发往辽宁、江苏、福建、广东等地,甚至漂洋过海到达东南亚,被下游企业加工成医疗用品及塑料餐盒、奶茶杯等日常用品。至此,产自油城大庆的黑色原油完成了从“油头”到“化尾”的全部生产过程。
作为大庆第一家“油头化尾”政策落实的民营企业,大庆海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12月中旬一次试车成功,半个月后开始试生产,当年就实现了行业内少有的试生产即赢利,销售额达到4.3亿元。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如今的大庆海鼎已经火力全开。“企业的设计产能是年产10万吨,满负荷生产可以达到12万吨,产销比达到1:1.3左右。”大庆海鼎总经理谢义今年31岁,大庆海鼎从无到有,他几乎经历了全部过程。
2020年4月,为落实“油头化尾”发展战略,大庆市政府与中国石油集团大庆石化公司达成一致:将生产过程中副产的丙烯作为原材料留存给地方政府18万吨,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
几经辗转,国内聚丙烯行业颇具知名度的徐州海天集团下属徐州海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下其中的8万吨丙烯原材料,大庆海鼎就此成立。在遵守约定的前提下,大庆石化以丙烯原材料在山东地区的平均价格减去从大庆到山东淄博的运费,即每吨减掉850元后的价格直供大庆海鼎;大庆海鼎在产出成品后,由于成品化学性质发生改变,运输要求与难度大大降低,不但外运成本下降超过一半,安全性也随之大大提升。
在优越的“油头化尾”政策和当地项目服务专班和保姆式服务的共同加持下,项目进展神速。50天签约落地,61天破土动工,495天投产,创下同行业最快建设速度……“小而精”的大庆海鼎不断创造着行业内的“小奇迹”。
“落户大庆这一步我们真的走对了!”谢义重复着这句话。作为来自江苏的民营企业,对于各种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早都有所见识,但大庆的营商环境还是让人感到叹服。
“今后,我们将聚焦高弹、高透、高抗冲类的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谢义说,大庆海鼎正在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即将获得新的荣誉。
走进大庆海鼎厂区,蓝天下,巨大的石化装置格外耀眼。谢义手指装置详细讲解:“大庆石化公司的丙烯原材料通过这条专用管廊单独输送到我们的界区,再进入到我们的装置,液态的丙烯在聚合装置内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聚丙烯粉末,通过风送进入料仓,拆混之后经过大型混炼机进行进一步加工和造粒,最终形成我们的产品。”
与室外宏伟的装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产车间内人员格外稀少。企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60名一线员工每天四班倒,正常工作就是对照电脑工艺流程图检查各种参数和设备巡检,大量设备除了启停之外基本不需要人工操作。
“油头化尾”全国看龙江,龙江看大庆。谢义感受深刻:“‘油头化尾’的优势在我看来除了降低原料成本,还因为缩短运输增加了生产的安全性,而且作为老石油石化工业基地,大庆的相关人才数量储备之丰富、素质之优良也为我们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江苏、浙江以及上海的4家企业跟随海鼎来到大庆,准备进行发泡塑料以及塑料改性等下游产品的生产。初步选址完成,只待进一步商定细节后正式签约。
而海鼎集团公司更是得益于大庆项目的成功,准备在大庆再建一个150万吨的烷烃综合利用项目,一期计划在2025年投产。三期总投资超过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