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一诺
在15日下午举行的第十一届“龙江楷模”发布仪式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被授予“龙江楷模”称号。
70多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杨士莪奉调哈军工任教,此后便扎根黑土地,倾情于祖国的水声科研和教学事业,殚精竭虑、初衷不改。
作为中国水声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凭借敢为人先的钻研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封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水声科技全面开花。
开创中国水声教育新格局
上世纪50年代,水声学科在国内属于空白,军事需求迫切,杨士莪有幸成为国家选派四人到苏联进修的人员之一。进修期间,杨士莪发现“真正尖端的东西,你想从国外学,是做不到的。只能自己干,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
怀着一腔报国之情,1960年,重返哈军工的杨士莪刻苦钻研,编著了《水下噪声学》等一批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声理论著作。同时,他参与培养了第一批专业骨干和年轻教师队伍,别开生面地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为国防建设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
1970年,中国开展了第一颗洲际导弹研制工作,杨士莪作为水声测量系统的负责人,领导完成了“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研制,不但为中国首次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取得成功做出贡献,也为国家海洋工程技术提供了经验,填补国内空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21世纪,“蛟龙”号、“科学”号所用的国产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追根溯源都可上溯到这一项目的研制。
在国内首开“地声勘测”研究先河
1959年,正当韶华的杨士莪作为中方副队长参加了中苏联合南海考察,看着水碧沙明、富饶美丽的南海如处子般沉睡,他深深忧虑:何时我们能凭自己的力量来这里考察开发?35年后,杨士莪终于等到了这一天——1994年4月,广东湛江港,两艘悬挂着五星红旗、乘载近百名科研人员的水声科学考察船驶向中国南海。
作为考察队的队长,杨士莪企盼已久,这是中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也是首次由中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堪称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这次考察是我国第一次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考察,也是建国以来我国水声工作者首次独立出航考察。在杨士莪主持下,考察不仅掌握了南海典型海域的水声环境特点及主要参数规律,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更培养锻炼了水声事业接班人。在后来的几十年中,水声专业师生在这个领域放开眼界、广泛搜寻并潜心钻研。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杨士莪的带领下,哈工程杨德森率团队在国内开辟矢量传感器技术这一水声科研新领域,使声呐的探测水平得到跨越式提高。中国成为继俄、美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矢量传感器技术的国家。随后,杨士莪将科研目光投向了新的发展方向——矢量传感器成阵技术,还在国内首开“地声勘测”的研究先河。
把海洋情结默默地传给每位学生
如今,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声人才培养基地和专家库,从哈工程走出的人才占据水声科研界的大半壁江山,中国工程院水声领域的4位院士、水声行业70%以上的高级专家、6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出自这里。为此,杨士莪投入了毕生精力。
杨士莪经常对青年学生说:“海洋是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关注它、利用它、保护它是当务之急。”
70载初心不改,通过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个讲台,杨士莪把深厚的海洋情结默默传递给走进校园的每一名学生,传递给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们。直到去年,耄耋之年的杨士莪仍然担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课程教学工作。
“第一节课好比打开水声世界大门的钥匙,必须讲好。”新学期,在哈工程水声学院本科生第一门专业《声与振动基础》的课堂上,杨士莪院士勉励同学们:“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要是国家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60余年来,他坚持用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学生上第一课,他讲课时语速较慢,声如洪钟,思路清晰,而且是“一站到底”。
杨院士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浓浓期许更犹如甘露,滋润着哈工程学子勤奋读书、健康成长。一堂鲜活的水声课在哈工程学子心中注入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