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闫金红

“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要抓好继续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把主题教育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各地要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确保取得实效”。主题教育从第一批转入第二批是一场接力赛,在学习借鉴第一批主题教育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同时,做好两批主题教育相关工作承接落实。在这一过程中,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一体推进。

“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做好调查研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正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必将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新局面。

坚持理论创新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坚持调查研究工作方法,就是要做到坚持理论创新,实事求是,从中找出符合群众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化理论学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中来,增强信心、提振精神。”调查研究的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推进党的调查研究理论创新,必须依托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时代内涵,这对于锤炼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有着重要的实践教育意义。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在群众工作中获取经验,在实践中检验和补充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理论认识,将理论学习上升到实践层面,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推动调查研究深入开展。

坚持人民至上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明确党的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人民。

调查研究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连接纽带,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前提。党的调查研究要以人民的需要、群众的呼声为调查根本,要能够放下架子 、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声音。我省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思想理论中获取调查研究的方法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将指导思想转化为强大力量,让“大兴调查研究”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坚持科学调研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问题是突破的方向。树立明确的目标,明晰主要的问题,增强调查研究的方向感、计划性,从而提高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不解决问题的调研就是形式主义。衡量调研效果的标准,不是看调研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研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问题与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展开调研,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高质量推进工作落实。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只有坚持系统观念,发展地、辩证地、普遍联系地观察事物和把握问题,才能高屋建瓴,驾驭复杂局面,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坚持科学调研,坚持系统观念,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要把调查研究贯穿东北全面振兴工作始终,以坚持理论创新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发展成果。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锻长板和补短板相结合、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在新的起点实现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新突破。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