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丰收

五味子红了 林区百姓腰包鼓了

张海军 王精英 夏坤 本报记者 马一梅 李健

时下,正是采摘五味子的好时节。走进龙江森工清河局公司五味子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水泥柱一字排开,一行行五味子秧排列有序,绿色的藤条连接成片,上面挂满了“红宝石”五味子,在绿色藤蔓的映衬下分外惹眼。工人们正穿梭于地垄之间,忙着采收果实、装箱、运输和晾晒,基地里处处都是兴高采烈的丰收场景。

近年来,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的工作思路,清河局公司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五味子总面积达到5000亩,年总产鲜果1250吨。

“每到五味子收获的季节,我们都来这里打工,在基地一天能挣300多块钱,计件工资,多干多得,工资随时结算,增加了我们的收入,减轻了生活负担。”清河林区百姓于致富说道。

清河局公司林下经济部副部长李延军告诉记者,五味子的适应性强、易管理,一年生的五味子幼苗第二年便可开始结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存活后数十年不必重新种植,是长期收益的药用经济植物。清河林区地理地势非常适合发展五味子产业,清河林区职工的庭院前后都种满了五味子,每年都会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上图:晾晒五味子。

下图:红彤彤的五味子挂满枝头。本报记者 李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