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丽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政治组织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一环,是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如何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是当下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农村工作的坚实基础,是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是乡村治理的根本政治力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凡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核心作用发挥得好的地方,乡村就会呈现出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良好局面;反之,乡村就会出现相对贫困、人心涣散等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的“末梢神经”,处于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以强而有力的组织力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基层治理。
作为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一环——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尤为重要。可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在农村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领头羊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让立场坚定、有责任、有担当的党组织带头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基层治理,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新时代抓好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政治组织,是党的领导延伸到基层的重要载体。尽管当前的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是重中之重。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发育成长,更需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既有利于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因此,为坚持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不动摇,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必须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农村基层党组织完成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新时代农村工作的重点,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发展集体经济、搞好村级治理、实现乡风文明、建设和谐美丽乡村等重任。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全面领导乡镇、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具有参与国家治理的天然优势。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是我们党做好农村工作的“领头雁”。实践证明,如果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能够有责任有担当,带领农民实现其利益需求,就能增强农民群众对党执政的认同感,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反之若不能带领群众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群关系就会恶化,最终会危及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可见,建设一支好的、能打胜仗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不仅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农村稳定发展、村民生活幸福富裕,汇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的迫切需要。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要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带头人必须达到政治担当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有效治理能力、工作创新水平等优化新要求。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