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来县和平镇:小小积分“兑”出文明村风

“积分制整得好,做好事就要奖励,做坏事就要批评。只有这样好人才会越来越多。”

“农民咋地了,农民也得讲文明,农民也得有素质。我觉得不能只想着种地,光顾挣钱,也得有点精神追求,咱必须好好整,做个文明人,照着镇里的要求必须好好改进。”

真诚而又朴素的话语,透露着泰来县和平镇村民对当地推行积分制的欢迎。

2023年6月以来,泰来县和平镇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提升群众整体素质,增强内生动力,在全镇各村屯推行乡村文明积分制管理。

所谓乡村文明积分制管理,是指全镇围绕人居环境、诚实守信、邻里和谐、家庭和睦、遵纪守法、创业致富、责任义务、社会公德、文明新风、爱党爱国等10个方面,制定群众生产生活行为规范。在整个工作体系中,镇里出方案、各村去实施、群众来参与,形成村村有超市、屯屯有评比、户户有积分、人人可受益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镇先后投资13.6万元建成积分商品超市13处,总面积471平方米;全镇首次组织群众兑换积分奖过程中,参与评选活动5848户,进入获奖档次农户有1192户,占参评总户数的20.38%。

“为了让积分制考核深入实施,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强化组织推进。”和平镇人大副主席、镇振兴办主任王丹介绍,镇党委政府将乡村文明积分制管理纳入基层党建重要内容,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班协调指导和督办考核各村开展工作,明确了各村主体作用和支部书记的第一责任。镇党委曾2次到村屯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组织266名网格员入户发放倡议书,向群众宣传解读活动方案意见稿,先后召开3次党委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制定工作方案,确保积分制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实效性。

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想要充分调动,积分运用不可小觑。为此,全镇统一制作积分卡发放给农户。每季度末统一组织农户兑换商品,季度内积分达到240分及以上的农户可凭手里的积分卡到超市兑换相应日常生活用品。在充分考量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客观制定了考核加分、减分标准,力求客观公正、实际实用,进而实现积分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尤其是为了鼓励网格员履职尽责,带动农户遵守乡村文明规范,规定网格员除正常获得自家的季度积分兑奖外,在年底汇总各户全年积分时,由各村核算出各网格农户的平均积分,统一排名后上报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镇获得网格内农户的年底平均积分前30名的网格员给予奖励。

“乡村治理是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当地村民给予我们的反馈看,乡村管理抓实抓常,一定要坚持党建统领。几个月来,随着和平镇各村屯积分制的逐步推行,全镇村容村貌、民俗民风大为改变。”王丹说,在积分制实行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给予群众“参与权”“评价权”“知情权”,让群众成为治理工作中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监督主体,才能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积分制是为实际工作服务的,一方面在每项加、减分的分值权重上设置应合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沟通协调、互动联动,把积分制的结果融入到村民自治、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多个社会治理环节,才能真正影响到村民的生活,正向引导和推动基层群众“崇德向善”。

现在,泰来县和平镇的村民们遵纪守法守规的多了,违法乱纪上访的少了;讲究环境卫生的多了,房前屋后造脏的少了;孝敬公婆父母的多了,发生家庭矛盾的少了;村民和谐相处的多了,制造矛盾纠纷的少了;支持村里工作的多了,拖沓懒散观望的少了。

小积分真是给村里带来了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