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读《沈从文传》

《沈从文传》\凌宇\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

□李庆林

一口气读完凌宇先生撰写的《沈从文传》,百感交集。2022年适逢沈从文诞辰120周年,同年10月出版发行了《沈从文传》典藏本,极具深意和收藏价值。细读这本传记,行文非常小说化,譬如写到沈从文创作《边城》或《长河》的诸多细节时,索性大段引用小说原文,并结合凌宇本人的小说化叙述,达到浑然天成的契合效果,实为难得。

沈从文先生于1988年去世,享年86岁。彼时,张兆和的四妹张充和用晋人小楷写道:“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寥寥四语,精炼而深情地概括了沈从文的一生。

凌宇的这本《沈从文传》是关于沈从文的第一本传记,集学术性和文学性于一体,堪称上乘之作。

全书可归纳为四部分来读。从“写在断墙残碉上的历史”到“卖马草出身的将军和他的后裔”,可视为第一部分。详实而客观地介绍剖析湘西的历史与过往,以及沈岳焕(沈从文儿时的姓名)的家族故事和童年经历。这样考据充分地介绍湘西,对于其后我们理解沈从文的大量文学作品,具有基石作用。

从“一本小书和一本大书”到“权衡与抉择”,凌宇用12章内容详述沈从文从私塾到小学又在15岁去当兵的行伍生涯,可当第二部分。从学习《幼学琼林》,而后《孟子》《论语》《诗经》等,到他阅读《史记》,又到行伍期间读了狄更斯的《贼史》《冰雪姻缘》《滑稽外史》《块肉余生述》等,潜移默化开启着沈从文的文学梦。与此同时,在行伍军旅中,他愈来愈深刻认识到那些杀人或被杀的荒唐和愚蠢。年纪轻轻,沈从文便时常面对生死无常。譬如他在保靖当兵时,好友刘云亭被处决,以及文颐真、沈万林、陆皘等人在灾难中的猝然死亡,都深深刺激着沈从文,也使他暗下决心:尽快离开行伍,今生远离政治。

第三部分,从“学路茫茫”到“灵魂的迷乱”,凌宇用22章内容叙说沈从文离开湘西远赴北京并开启文学之路的历程。一个来自偏陬之地的“乡巴佬”,从燕京大学的旁听生,从“窄而霉小斋”,从1922年岁末,直到近30年后蜚声中国文坛,成为西南联大教授,是何等传奇与不易。期间,沈从文得到过郁达夫的帮助,得到过徐志摩、胡适等人的赏识。自成大家后,沈从文不仅与老舍、巴金、萧乾、郑振铎、丁玲、金岳霖、闻一多等名家成为挚友,还不遗余力地帮助过他们。从1924年开始发表第一篇文章《一封未曾付邮的信》,沈从文的北漂生涯经历过无数饥饿、艰辛和绝望。期间,《福生》《在私塾》《船上》《我的小学教育》《老魏的梦》等早期作品,都颇为写实,湘西独有的神奇民俗以及传奇故事成就着青年沈从文。

1934年返回湘西凤凰探望病危的老母后,沈从文写下小说《边城》,意味着他建造的文学世界整体构架的基本完成。从20世纪初叶,到抗战时期湘西社会的历史演变里,沈从文精心提取了原始自由、自在蒙昧和自主自为的三种基本生命形态。直到后来的《长河》《龙朱》《神巫之爱》《月下小景》《阿黑小史》等,作为一个系列,大多以苗族或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为依据,达到乡土文学的最高峰。再到《柏子》《萧萧》《贵生》《虎雏》等,奠定了沈从文的文坛地位。

从“生命的复苏”开始,到“在大洋的彼岸”结束,凌宇用11章内容,介绍了沈从文后三十年的博物馆工作经历以及一些文物考证详情。

沈从文用三十年精力,成就了下半生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同时也相继出版了《唐宋铜镜》《战国漆器》《中国丝绸图案》等专著。从蜚声文坛,到戛然而止,不再进行文学创作,再到潜心研究,完成考证专著,沈从文不凡的一生,却尽在他消失般低调沉静的生活里。《沈从文传》,以小说方式传递给我们一本人物传记,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