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的倍增放大效应,向科技成果转化要增量、向创新主体要增量、向创新平台要增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我省高质量成果转化平台,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全链条服务成果转化,搭建起高校科技成果与实体经济嫁接的平台,让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推动我省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即日起,本报推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调研行系列报道,记者走进企业生产一线,探寻科技成果赋能实体经济的路径,通过典型案例报道为更多科技成果与企业双向奔赴提供经验和借鉴。
□王昊童 本报记者 孙思琪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完成的全球首台(套)‘动脉斑块声动力智能诊疗系统’,即将运送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医疗器械检测中心进行检验。”哈尔滨声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声诺医疗)董事长刘国超指着一款样机介绍着。
声诺医疗,成立于2020年12月,是一家理工医交叉与产学研结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聚焦心血管疾病领域,专注于高端医疗装备“动脉斑块声动力智能诊疗系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展示区里,一名模拟患者躺在病床上。在对斑块体外皮肤坐标进行标定后,光学定位仪便精准进行光学定位,输入到控制系统,经医生按斑块定性、分型,确定治疗参数后,医疗机械臂引导的超声换能器就“开工”了,它能精准、熟练地在体表将声能传递至深层组织,通过活化聚集在靶组织内的声敏剂,调节细胞功能并诱导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凋亡。这样一套“动脉斑块声动力智能诊疗系统”由定位系统、治疗系统、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能够对下肢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等重点部位进行治疗。
“这套设备由监测发射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机械联动模块等组成,智能化程度高且操作简单。同时,设备还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开发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深度挖掘、分析,从而更高效地对心血管疾病开展精准治疗。”刘国超介绍。
“声动力疗法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田野教授在心血管领域15年的研究成果。该项研发成果得到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2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资助。”刘国超介绍,声动力疗法,是将超声技术与创新药物相结合的医疗技术。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靶向和起效迅速的优势;与手术治疗相比,它属于无创治疗,更具安全性和稳定性。
将科研成果形成专利,田野教授用了15年,而让纸面上的专利“活”起来,刘国超仅用了3年。
声诺医疗以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的方式,从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购买了“声动力项目”的9项专利和全部知识产权。在公司成立过程中,离不开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省工研院)的推动助力。
“省工研院更像是我们的‘娘家’,从公司组建成立到政策支持和项目对接,省工研院都为我们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刘国超表示,作为企业管理者,有时对省内最新的政策不能及时了解,这时省工研院就会派专人及时进行政策精准推送。不仅如此,省工研院还建设了政策、成果、需求三大数据库。“数据库就像一个信息池,能够让我们科创企业对政策时刻把握、需求及时掌握、项目精准实施。”刘国超说。据统计,省工研院三大数据库,目前已汇聚可转化科技成果1306项、企业需求587项、惠企政策要点12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