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好处多

□本报记者 吴玉玺 见习记者 梁金池

一幕幕秋收的喜悦场景过后,田地里残余的秸秆该如何处理?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秸秆烧与不烧,成为每年秋冬季节大众最为关注的话题。

对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晓增表示,焚烧秸秆会产生雾霾,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秸秆处置的方法之一是还田,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利于粮食增产。

秸秆还田的优点

随着黑土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和耕地生产管理问题的产生,黑土地的有机质含量下降速度过快,逐渐变“薄”变“瘦”变硬。“秸秆还田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韩晓增说。

韩晓增介绍,秸秆还田首先可以提高黑土地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转化效率能够达到10%~30%。其次秸秆自身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秸秆还田后可以为下一茬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秸秆还田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尤其是在低洼易涝的农田里,有利于水分下渗,提高地温,减少涝害。

秸秆还田的三种形式

韩晓增介绍,目前,我省秸秆还田主要有秸秆翻埋、秸秆碎混、秸秆覆盖三种形式。

秸秆翻埋,是把秸秆深混到土壤30厘米~35厘米土层之中,使秸秆进入土壤深部,转化为土壤有机质,提升肥力;秸秆碎混还田,采用秸秆和有机肥混合翻埋、松耙碎混技术,简单易实行;秸秆覆盖还田,适用于我省风沙干旱地区,好处是可防止土壤水土流失,保存土壤里的水分,有利于春季抗旱播种。

黑土耕地保护“龙江模式”中的秸秆还田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黑土地保护,全力守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逐步形成了以秸秆还田、有机肥还田、大豆玉米轮作为主要内容的黑土耕地保护“龙江模式”。

“秸秆还田是黑土地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韩晓增表示,我省黑土耕地保护“龙江模式”实施面积最大的是秸秆还田,目前已经连续实施3年。据统计,实施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克以上,这对于解决我省黑土地保护问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