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地里的大螃蟹。
秋菜收获季,农民收获忙。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戴小民 本报记者 刘楠 赵吉会
金秋十月,大地流金,行走在百湖大地上,满目皆“丰”景,处处秋收忙。
肇源县新站镇的田间地头,拖拉机及各种收割机械齐上阵,忙着抢收花生;杜尔伯特一心乡民主村顺利屯的种植户正有序地采收大葱,一棵棵大葱被去掉泥土和老叶,分批次地整齐捆扎在一起,等待销售;肇源县肇源镇、杜尔伯特巴彦查干乡则迎来稻蟹收获季,“稻养蟹、水生金”的稻蟹种养模式已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还有大同区双榆树的小米、板蓝根……各种特色农作物陆续迎来丰收,一幅五彩斑斓的田园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绿色产业结硕果
“今年,我们家花生又大丰收了,收购价格也高。”提起花生带来的经济效益,肇源县茂兴镇花生种植户谢国柱高兴得合不拢嘴。
眼下,正是肇源县的花生收获期,同时也迎来了花生的销售高峰。
在肇源县新站镇的田间地头,拖拉机及各种收割机械齐上阵,松嫩农牧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正组织大家抓紧时间抢收花生。
新站镇北侧耕地地势高,地质介于沙土与壤土之间,非常适宜目前推广种植的“308花生”品种生长。今年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再加上科学种植与科技管理理念“双管齐下”,迎来了花生大丰收。亩产量保守估计在600斤以上。
这边“小花生”变身“金豆豆”,那边,杜尔伯特一心乡民主村顺利屯种植户张宝的大葱种植地块,张宝正与几名工人在有序地采收大葱:“今年我家种了14亩,照每年增加了面积,产量也增加了,总的来说大葱的效益不错,是大丰收了。”
今年一心乡的秋菜采摘季从10月1日开始,将持续半个月,除水嫩的大葱外,大白菜也进入了收获的时节,色泽好、口感佳的大白菜正陆续“走进”秋菜市场。
为更好地发展小米产业,双榆树乡政府积极推进合作社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切实帮助农户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信心。
双榆小米,远近闻名,这要得益于双榆树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近年来创新的有机绿色种植技术。2023年,双榆树乡全乡小米种植面积达3500亩,比去年增加800余亩地,预计亩效益可达2200元~2600元。
稻蟹双收获
杜尔伯特巴彦查干乡也迎来了稻、蟹收获季。
在巴彦查干乡朝尔屯的金生水稻合作社,放眼望去,一片金黄,水稻已进入成熟期,稻田里,大量成蟹或在田中爬行寻找食物,或在地面上晒着太阳。据合作社负责人郭全章介绍,年初在50亩稻田投放蟹苗1000斤,现在成蟹产量4000斤左右,销往本地和周边市县,按每市斤25元的价格计算,每亩稻田可增收500元~800元,可带动当地30余户村民增产增收。
“稻因蟹而优,蟹因稻而贵。”近年来,巴彦查干乡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推广“稻蟹立体种养”模式,引导当地村民利用稻田,发展河蟹养殖,在提高稻米产量品质的同时,又提高了水产收益,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2023年,巴彦查干乡共发展稻蟹养殖大户5户,总面积达6600亩,并且,养殖大户还带动周边散户养殖稻蟹900亩。